特色民俗节庆,打田财,活动策划
周庄历来民丰物阜,悠远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绕有情趣的民间习俗。除了在宗教场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在乡间田头,人们也用自己创造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祈愿。“打田财”就是其中的——种。
每年元宵节,在东诧村牛郎庙的广场上,人们竖立起一根桅杆,杆上横一根小竹竿,两端悬挂串串彩灯。桅杆顶端缚一圈圈稻草,内藏鞭炮,敷以易燃物品,再糊上一层黄色的纸张,呈元宝状,这就是“田财”。
到了夜晚,月亮洒下清辉,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带鞭炮、爆竹和各色焰花火筒,扶老携幼来到广场上,欢度良宵。当桅杆上彩灯内的蜡烛燃尽时,人们立即兴致勃勃地鸣放鞭炮、爆竹,点燃焰花火筒,用月炮、九龙抢珠、“五百鞭”、“一千鞭”对着杆上悬挂的金黄色“田财”轮番射击。一时间,爆竹烟花在夜空呼啸,五彩焰火,缤纷绚丽,鞭炮在空中鸣响,围观者欢声雷动,广场上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田财”从桅杆顶上落地,熊熊燃烧。农家争先恐后地拿着束束稻草到燃烧的“田财”上去点火,一边当空挥舞,一边去田角落焚烧。广袤的田野里,火光似流星,祈祷声高吭悠长:“炭炭(烧烧)田角落,牵砻三石六……”人们正是用这种带有道教文化色彩的活动,希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周庄“打田财”习俗来源已久。《周庄镇志》记载:“闹元宵,乡人于田中立竿木,用稻草夹爆竹缚其上,举火焚之,日烧田财,即照田蚕之意也。”这种风俗,在江浙沪一带均有流行。在宋代时,每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除夕要举行驱傩活动。范成大《吴郡志》有记:“是夕(指十二月二十五日)爆竹及傩,田间燃高炬,名照田蚕。岁节祭飨用,除夜祭毕,则复爆竹,焚苍术及辟瘟丹。”流传至清代,这种风俗有了变异,又有祈秋收和宜蚕的意义,活动策划,时间也提前或延后,周庄的打田财则是放在了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