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公司:奥美全球首席执行官杨名皓:忠于自我
2013-03-27 04:54:48
红,或是拒人千里的朱门,或是似火一般的热情,或是惨烈的鲜血,或是悲壮的木棉,无论如何,绝不暧昧,绝不妥协。既浓艳又纯粹,既激动又理性。这是他领带的颜色,也是他公司的基色。
他就是这样,从来不讨好谁,也不相信改变自己就能带来好运,他坚持着自己,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保持热情,亦保持理性。
他热烈地怀念那些遥远和更遥远的日子,那些给过他帮助和支持的人;亦不加掩饰地为别人的离弃伤痛。
他严谨烟灰色英国绅士的外表下,涌动着浪漫的艺术热情:他收集自己热爱的艺术品,甚至要开一个博物馆;他像阿波罗一样迷恋香气中带着苦味的清冷的月桂,在斯里兰卡买下一个农场,让自己在偷出来的时间里浸泡在这种特别的香气里,并享受收获的喜悦。
2009年初,纽约还冷得要命。麦迪逊大道上,一位身材结实,有些谢顶的英国人行色匆匆,却不失体面。他是Miles Young(杨名皓),接替退休的Shelly Lazarus(夏兰泽),成为新一任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
他是一个英国人,这个公司自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之后,就再没有过非美国人掌门的时候,他的到来早就在纽约满城风雨。“我在奥美的日子,几乎都在亚洲,我又是个英国人,所以他们很震惊,我知道的,”杨名皓整理好心情,去迎接异样的目光和尖刻的评说,他要去讲一个新故事。并且,傲慢的纽约总部此时还不知道,他将带去一场怎样的人事风暴。
我见到他,是他做了奥美全球CEO一年之后的2010年。他再次回到中国,心境五味杂陈。
纽约震荡
《上证人物》:你怎么去跟纽约人说全球化的?
杨名皓:我说了一遍,再大声说一遍,如果他们还听不清,我就再清楚地说一遍:全球化不是美国化。
《上证人物》:你还带了个亲信去纽约,人家在背后不戳你脊梁骨吗?
杨名皓:我不单带了,还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我就是要他们知道,什么是多元文化,创意对于我们多重要。
“我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化,”杨名皓履新的初次会议,就显出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气势,他开玩笑说,如果他们没听清,我就大声点,再大声点,我要让纽约总部的人知道,全球化早已经不是美国化。真正的全球化是多种文化的共同体,而不是受单一文化操纵的状态。
1995年他离开伦敦时,还没有这样清晰的观点,但他隐隐感到,有什么不一样的正在发生,“只给你24小时考虑,然后告诉我你的决定。”杨名皓当时的老板对他说。他没那么多时间盘算利弊,也不知道前路是怎样一番景象,但还是迅速做出了决定:去。
这个决定,(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是他一生最大的转折,此后14年,他将专业历史学家的眼光与真实的亚洲经验结合起来,重塑了他对整个世界,对亚洲,以及具体到对公司管理经营的逻辑体系。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了奥美历史上第一个亚裔人做创意总监。此人叫谭启明,与杨名皓在亚洲共事多年,杨名皓深知他的才华与素养,新加坡人谭启明亦因此成了第一个在全球最大几个广告公司担任全球创意总监的华人。
“如果我去到纽约,就一定要换一个创意总监,这算什么全球化?”杨名皓说,在履新前,有好多人劝他,选个某某或者某某再或者某某做创意总监吧,因为他是个美国人,或者是个英国人,但他很强硬地拒绝了,坚持把谭启明带去了纽约。
新上任就将“自己人”提拔起来,不免令纽约的同事非议,说杨名皓将官场作风带到了纽约,但杨名皓丝毫不在乎。他甚至还跟谭启明用一个办公室,不管他人惊讶的眼光,但杨名皓此举,倒不是为了壮声势,而是想要暗示,多元文化是这样融合在一起的,这才叫全球化的公司。
“我当然知道他们看不惯,但是,那只能说明他们的参照系太窄,我这样做,正好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杨名皓对于一触即发的冲突丝毫不会畏惧,更别说妥协,他并不是肆意为之,而是因为他远离总部多年,可以用更大的视角看待公司的问题。
“我一回到总部,就觉得有一股浓烈的保守主义气息,这对于我们这个把创意当饭吃的行业是非常危险的,但总部的人自己没这种感觉,官僚味道十足,”杨名皓说起话来一点不留情面,他觉得,现在的创意产业正在亚洲积极发展,而在美国,这种创意的气息已经越来越弱,有很多陈旧的工作方式让他看不惯。
“是时候消除这些不良的气息了。”杨名皓在椅子上移动了一下,跃跃欲试的样子,将谭启明的位置抬到跟自己一样高,也是为了说明,我们这个行业,创意就是生命。
2009年2月,奥美总部人事震荡,北美地区计划裁减10%的员工。那当然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杨名皓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公司的整个架构还是好的,但人员的问题比较大,我必须用这种强硬的改革方式,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杨名皓这样解释他的“铁腕”,公司的主要任务当然就是追求效益,一切都要以业务增长为目标,令业务停滞的模式当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而在这方面,问题最大的,恰恰是奥美最初的发展基地:美国和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