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节”围堵之下,中国传统节庆如何走出自己的Stlye,让人疯狂的西方节日还不仅是圣诞,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也“大行其道”,成为年轻一代“不得不过的节日”。为此,2006年6月,在专家学者不断的奔走下,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已入选国家第一批非遗名录,要想传统节日不仅停留在名录上,只有旧瓶装新酒,“保持以前的传统,又要有新的时代特色。”
|
让人疯狂的西方节日还不仅是圣诞,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也“大行其道”,成为年轻一代“不得不过的节日”。为此,2006年6月,在专家学者不断的奔走下,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已入选国家第一批非遗名录,要想传统节日不仅停留在名录上,只有旧瓶装新酒,“保持以前的传统,又要有新的时代特色。”
29人酒精中毒被送医院、22.5吨垃圾被沙区环卫工清理出来——这是12月24日,重庆平安夜媒体报道中的数据——在白色的雪人、温柔的驯鹿、圣诞树上的长筒袜和礼物盒中,人们的“疯狂”再次达到顶峰。
让人疯狂的西方节日还不仅是圣诞,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也“大行其道”,成为年轻一代“不得不过的节日”。
而与此同时,对不少年轻人来说,中国传统节日仍然停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没有祭祀、不爱吃月饼、不会包粽子……在鲜花、巧克力、圣诞老人的“围堵”下,他们成为了“洋节”的消费主力军。
1 没新意、少载体, 传统节庆=“跑关系”?
“感觉我们的传统节日像给没吃饱的人过的。”抛出这个比喻后,王西贝有些不好意思,掰起手指数着解释,“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看嘛,每个节日都是吃!”
王西贝坦承,比起传统节日,“洋节”更有趣轻松,“一束玫瑰、一顿烛光晚餐,一盒巧克力、一场电影……这些东西构成了年轻人对‘洋节’的认识。而我们的春节除了不停地走亲戚,就是看春晚。”
重庆亚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易立,曾在英国留学5年。她告诉记者,中国传统节日的过法不仅略显单一,甚至因充斥着太多的“人情”、“交际”而显得沉重。
“比如说中秋节月饼票泛滥,你送我,我送他,最后可能又转到同一个人手中了,端午、元宵、春节同样也几乎是请客送礼。”在易立看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发展到现在,更像一个“跑关系”的节庆,“年轻人当然能回避就回避了。”
对此,北京社会科学院有学者认为,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国人看淡,与这两个节日来源于农业文明有关,它们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生存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依附着太多人际关系,却缺乏现代年轻人希望的浪漫个性色彩。
“粽子、汤圆、月饼等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任何时候都能买到;清明节流行网上祭祀、春节上网站买电子鞭炮、鼠标一点就能重阳登高,内容泛虚拟化,让现实节庆少了吸引力。”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告诉记者,传统节日的魅力确实因内容式微而渐渐丧失。
在天涯社区重庆版的最新留言中,网友“奔跑的左脚”敲下了一段令人深思的“冷幽默”:“从小,家里的老人每到七夕就让我仰望星空寻找银河,可是现在空气不好看不到,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听了无数遍,新鲜点的,有木有?”
2 年轻人“玩命”过“洋节”
“jingle bells,jingle bells……”
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8点,解放碑商圈已是人满为患,欢快的圣诞乐飘散在步行街内。火树银花中,人们戴上圣诞帽、米奇耳朵,手拿荧光棒,涌向碑中心。与往年一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在解放碑下,等待12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
“总感觉听了那十二声响声才算是过了圣诞节。”来自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高颖,挥着买来的充气棒,难掩兴奋,“现在轻轨通到大学城,每年都可以往解放碑冲了!就图个热闹!”
与高颖一样,来解放碑“图热闹”的,还有重庆80后独立导演王西贝。他先在琳琅满目的圣诞礼品中,选择了一只精美的麋鹿毛绒玩具,然后在圣爱堂听唱诗,晚上9点过,又在充满圣诞气息的酒吧里开始了与朋友的聚会。
有媒体报道,当晚,因为过度狂欢,重庆有29人因酒精中毒求救120急救中心,仅仅在沙坪坝区,环卫工第二天就清理出了22.5吨垃圾。
西方节日为年轻人提供的狂欢远远不止于此。
就在今年11月1日的万圣节,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的徐松就穿着海盗服,提着南瓜灯,在重庆新天地一家酒吧里和朋友来了场化妆舞会。“好耍惨了,到处都是骷髅头和巫师,小孩儿挨着每家店铺索要糖果,不停地嚷着‘Trick or treat!’(西方传统,意为不给糖就捣蛋)。”
徐松告诉记者,早在万圣节来临前几日,就有网友在论坛里贴出《万圣节乐活地图》,只要按图索骥,就能找到打折的酒店,狂欢的酒吧,以及套票促销的游乐园。“那段时间,留言多惨了,都在讨论去哪里耍。”
有意思的是,就在年轻人对外国鬼节趋之若鹜的时候,却几乎没有人知道,就在万圣节2周后,就是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的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
“还有这个节日?完全没听说过。”徐松摇摇头,“清明节都没有怎么过,更别说这些边缘节日了。”
200万个圣诞帽售往中国各地,400万个出口海外……这是浙江义乌市某圣诞礼品厂商今年的新鲜业绩。而它不过是中国众多圣诞商机盈利者中的小配角。
“‘洋节’的推动力已越来越强,商家卖疯了,年轻消费者也买疯了。”解放碑王府井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每年圣诞节到次年的情人节,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已经串成了一个节日的马拉松。
在虚拟网络,商家们的狂欢也毫不“逊色”——淘宝网推出“缤纷圣诞季”的促销,热卖的圣诞袜近一个月的销量达到了73805件;京东商城推出“圣诞风暴满299送300”的优惠;各大团购网也强势推出圣诞套餐……
不少网络公司,利用圣诞之际,还推出《疯狂雪球》等应景的网络对战游戏。
相对于“洋节”的疯狂,商家对传统节日却比较冷漠。
“塑料雪人和驯鹿、挂在烟囱边的长袜、还有圣诞树上亮闪闪的饰品……圣诞节可以买的东西太多了,而春节可以买的似乎永远只有烟酒糖。”王西贝用一个例子形容这样的尴尬,“每次圣诞节和春节,我都会为买礼物而头疼,一个是因为太多了,一个是因为太少了。”
徐松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今年2月14日情人节,他和女友参加了某商家举办的接吻比赛,拿到了一盒精美的巧克力作为奖品。可在今年“七夕”,给女友买礼物,商店里“除了巧克力还是巧克力,和‘洋节’没啥区别。”
徐松很纳闷,“为什么找不到孔明灯、河灯、手织品这些传统商品?”他摊摊手说,“商家不给力啊,与‘洋节’相比,有那么点消极怠工的嫌疑。”
3 融入文化创意, 找到自己的Style
如何将年轻人的眼球从“洋节”上转移过来?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的答案是:在保持传统精髓的情况下,融入创意与产业。
“传统节日也是非遗,而非遗的特点之一就是流变性,它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谭小兵建议,商家花钱包装月饼,不如花钱搞个现场制作月饼的大赛,邀请年轻情侣参加,亲手为爱人做月饼。
“韩国的骑马舞为什么会风靡全球?就是因为好玩,娱乐成分十足。传统也可以好玩,也可以时尚。”鲜于煌称,除了诗会、雅集、祭孔大典、成人礼、穿汉服等形式外,传统节日的传播应该更注重娱乐性和参与性,比如,把传统节日融入我们的歌舞、电影、游戏、旅游当中去,“这方面,江津把‘爱情天梯’与七夕文化结合,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记者了解到,将文化创意融入传统节日,开发文化产品,其实在民间已经有了小规模探索——
今年1月,金山网络投拍的春运题材微电影《回家》,刚刚上线不到1天,点击播放超过50万次。
6月,深圳市耕田文化传播公司开始推出《我的中国节》系列微电影,涵盖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其中率先推出的《我的端午》和《我的重阳节》走红网络,以浓郁的亲情与现实性引发观众共鸣。
“把节日过好就是弘扬传统文化。”谭小兵说,2006年6月,在专家学者不断的奔走下,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已入选国家第一批非遗名录,要想传统节日不仅停留在名录上,只有旧瓶装新酒,“保持以前的传统,又要有新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索引:在 洋节 围堵之下 中国 传统节庆 如何 走出 自己 Stl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