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关公司:时政类话题的新闻传播经验分享
2013-04-03 08:01:06
在品牌传播中,政治语境是个极其危险的特殊地带。有意识的、主动式的成功触摸者,固然享有丰厚回报,但能冒险突围者寥寥无几;而一旦触雷政治语境,不仅品牌形象会大大受损,而且有可能波及市场销售,甚至会动摇其生存的根基。
近期,我们成功完成了一个案例,即时政类话题在一家中央级大报上的传播,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却对时政类话题在三大报上的新闻传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如何将企业信息更好与政治人物紧密契合起来呢?
首先要充分了解清楚三大报的政治属性以及政治话题传播上的边界,(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并且及时与客户沟通,根据事件本身的新闻性确定媒体的合适版面,通过多种渠道锁定关键人,最后就是与关键人进行有效的新闻沟通。
具体说来,分为以下几步:
1、充分了解,事前沟通
了解此次领导人出行,是否有随行记者,明确企业是否有介入报道的机会。如果没有带随行记者,那么说明领导此行想低调,不想大肆宣传,企业推广要慎重。如果有带随行记者,可以事先与随行记者提前沟通好,巧妙地将企业信息融入其中。央视审批较为严格,操作空间不大;新华社属于通稿,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2、精心部署,运筹帷幄
如果领导人视察企业,企业可对视察现场精心布置一番,现场布置包括:标题、口号、演示图、图片墙等,以便给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需进行详细的线路安排以及接待人员言行举止的事前培训和演练,确保以细节取胜。
3、遵循新闻规律,制造新闻话题
贴近民生、故事性、典型性、紧扣社会热点的新闻最易于传播,因此我们在新闻策划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要素。
4、巧妙借势,抢占舆论制高点
这里的势,既包括事件发生时的社会形势,也包括当时的舆论形势。传播前需要做足功课,挖掘出可与社会舆论形势相契合的企业品牌特点后,立刻巧妙借势,抢占舆论制高点。
那么公关公司又如何帮助客户更好地运作时政话题呢?
时政类话题的运作,可以提升企业家的政治资本,提高企业在政府高层心目中的声望,是政府公关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运作时政类话题将会倍受企业高层的关注。公关公司如果能帮助企业完成这一使命,必定能提升公关公司的价值。
但是,此类报道由于存在极大的政治风险,并且受到很强的新闻管制,因此运作成本以及难度都非常高。得益于本次项目的传播经验,归纳出可以突破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了解媒体属性,提高专业判断
对待同一类政治话题,同是中央级媒体,党政类和都市类媒体的报道角度不同,受新闻管制的松紧程度也不相同;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的新闻自由度不同;各个地方媒体的新闻自由度也不相同;同一媒体不同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也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媒体分析,提出专业的操作建议,取得客户的信赖。
2、 反应迅速,提前准备
政治类话题的传播,来得快,走得也快。如果没有把握机会,事后补救往往效果不大。
3、坚持不懈,战斗到底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用于传播同样合适。除了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高超的专业技巧,更要有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与昂扬的斗志,就不可能有出色表现。
同事郭义波对此文也有贡献,在此感谢!
另外,曾看过一个观点,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在本土市场搏杀的中国品牌而言,要想成功触摸政治语境,除了要在传播中刻意传递迎合主旋律的相关核心信息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将自己的实力提升到一个行业代表或国家符号这样一个地位。我们可以看到,海尔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言人之后,明显激发了中国人内心涌动的自豪感。它不仅能在国内市场获得超乎商业范畴之外的青睐,一旦海尔在海外市场遭遇声誉危机,也能得到国内消费者一边倒的支持和同情,并间接影响到政策部门的态度。当然,对政治语境的触摸,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冒险者的行为,蠢蠢欲动者即便拥有高超的技巧和不菲的实力,也应当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
此文作者系智扬曾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