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活动,活动策划
在中国做中的一些误区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是政府买单,替明星搭台。比如说很多城镇,花很多钱请明星来表演,强迫老百姓买单,其实是没有经济效益的。政府在做节庆庆典方式决策时,没有考虑到节庆的真正意义在于让老百姓获得精神满足,让地方得到经济实惠,起到一个盘活的作用,单纯地为明星搭台买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政府要是买单,就应该想到如何对当地经济有拉动作用,或者对文化有提升,就算是会有一定的提升,也要想方设法计算一下成本,不能奢靡,可以比较一下这些钱用于其他活动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文化与经济效益,从而严格避免形象工程。
二是得不偿失型。主要是说搞一个节庆,花很多钱,却不会运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宣传效果,比如说在某地搞一个类似欢乐中国行的活动,希望提升一下城市知名度,但是由于之前没有运作的概念,没有做好事前宣传和事后营销,仅仅增强了当时群众对城市的一点了解,花了很多钱却没有达到宣传城市的文化目标和经济价值,得不偿失。
三是误解了传统文化资源。很多传统文化资源其实是不具备开发性的,比如说姓氏文化节,这种文化本身是存在的,但其实人们对姓氏本身没有参与与体验性,这种节庆就成为了一种交际性的节庆,没有相关的产品,即使有也没有吸引力,例如同姓寻根之类的活动,没有足够吸引力的衍生产品就会使得这个活动事倍功半,无利可言。
四是移动性的。好比搞一个中部的什么庆典,今天在这儿,明天换那儿,不断更换地方,做了很多届却也没有得到品牌的积淀,没有经济效益。
五是墨守成规。指的是一个传统节庆缺乏对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提升,同时也缺乏了文化与经济的链接作用。不改变内容与形式的传统节庆,做着以前的那一套东西,没有任何与现代的契合,导致人们不关注,甚至投资都没有效益。比如少数正月的民俗节,或者一些地方的庙会一年不如一年,很多原因中有一点就是墨守成规。
六是定位不准确。在做节庆之前没有想好消费者到底是谁,很可能结果是没有吸引到应该吸引的人。就像有些桃花节、音乐节,概念很大,活动策划,很模糊,定位不精准。不知道具体产品是什么,具体消费者是谁,是要吸引本地人、周边城镇的人还是全国范围的关注,定位过于泛化,文化特点不足。
七是缺乏品牌与影响力。一些国际上的什么节,用一些不具体的名字,人们都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它们虽然有很好的内容,很好的创意,但由于缺乏品牌持续的积累与影响力,会导致大家很久都没能认可。
八是有文化价值但少经济价值。很多节庆对城市只有文化价值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真正吸引人们去参与这个活动,而只是有对城市品牌的提升,比如说世界小姐大赛决赛在什么地方举办,能够很好地提升城市形象,却不能让人们更多地参与进来,也就少了很多商机,如果是办一个选美大赛,初赛、决赛都在当地举行,会比世界小姐决赛举办权更有经济价值。
九是缺少青少年体验性。节庆应该家长带小孩一同参与,才能有文化延续性,就像西方的圣诞节,青少年的参与性非常强,能够很好地体现文化氛围,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如果今后能有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参与、让青少年更多体验与积极性的节庆的话,可以说我们的节庆活动又上了一个台阶。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大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