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营销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随着全民娱乐化时代的到来,明星、八卦越发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借助娱乐进行的营销活动也不断翻新。那么,娱乐营销的关键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国际公关》记者采访了森博公关集团网络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赵刚先生。 《国际公关》:您认为什么是娱乐营销? 赵刚:娱乐营销的范畴很大,像明星代言、冠名赞助、活动营销、内容植入、周边产品、话题营销、微电影等等,都包括在这个范畴里。总体来讲,娱乐营销属于体验营销的一种,借助娱乐的元素或形式,建立产品与客户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实现销售。比如,一个企业需要寻找国际化形象背书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相应背景的明星,来代表品牌展开传播。 现在基本上,新闻都在娱乐化,人们的消费形态也在娱乐化。超过70%的客户都会更愿意选择那些提供更多娱乐元素的商家。娱乐已经成为调动消费者情感的最有效手段。而且在中国,通过娱乐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一个行业里中。所以几乎每个行业、每个客户都有娱乐营销的需求。估计到2015年,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9万亿美元。 《国际公关》:每逢年终,都是各种论坛、评奖和盛典的集中时期,娱乐营销在此时是否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您认为娱乐营销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赵刚:我认为娱乐营销是没有淡旺季的。它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而且传播速度很快,优势非常明显。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娱乐心态。特别是网友,总还是愿意用娱乐化的心态去看待一些事情。 娱乐营销,本质上是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给公众一个情绪的出口。其实这也就是娱乐营销的最大优势。 大家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时时都能听见抱怨物价,吐槽空气质量的,生活得不怎么开心。娱乐营销是让消费者愉悦的营销,事件本身可能会有些无厘头,但归根结底能够带来一些愉悦的感受,或者产生些共鸣,是一种良性的公共关系建设,让消费者在娱乐中体验和认知品牌,从而带来消费。所以,娱乐营销也是企业和品牌会格外青睐的一种方式。 《国际公关》:您认为做娱乐营销的关键点在于什么? 赵刚:关键是精确定义产品的客户群,尽量去满足他们感情上的需要。因为归根结底,娱乐营销是一种感性营销,要学会制造娱乐的内容,特别是在客户本身预算里没有冠名,没有代言人,也不想赞助或植入的情况下,就要看我们能不能制造点什么让人觉得娱乐的事情。 一旦品牌与用户在感情上建立了联系,他们就有可能期待体验新的感觉。这时候就需要把握住传播的节奏,时刻保持吸引力和神秘感。 这种节奏是什么呢?就是“三位一体”:媒体、消费者和品牌能够产生层层互动。不过现实中,这种理想化的“互动”往往很难实现。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媒介环境,原子式的受众究竟会被什么话题吸引,又以什么形式聚集,这些都是考验娱乐营销的重重壁垒。 这里的核心还是要策划出好的内容。好的内容自己会说话。另一点就是掌握主流媒体资源,无论如何,公众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相对主流的媒体上。有了这两点,就基本具备了产生互动的先决条件。 不过很多时候,娱乐营销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话题跑偏。相对于新闻发布会、产品上市之类的官方新闻通稿,娱乐营销话题更加活泛,也必须灵活。这就让很多企业或者品牌在娱乐营销面前犯难,因为稍有差池,就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另外,还要掌握好节奏,双向把控内容和传播,别明明是一部悲剧的电影,非弄出个喜感的产品。总之,要与大众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当然,娱乐营销必须注意转化。在充分发挥娱乐效应之后,需要为品牌进行娱乐化延伸,增加一些附加值,持续将品牌与娱乐捆绑在一起。比如之前走红全球的“江南style”,让韩国文化业、旅游业甚至食品业都成为获益者。而我们有时候策划的话题看着很热闹,但容易忽略实际的营销价值。 《国际公关》:森博公关在娱乐营销方面有什么特色?能否为我们举一两个代表性的案例? 赵刚:在娱乐营销方面,我们主要是遵循创新性、参与性、整合性、个性化四项原则,从整体上把握传播节奏。 在娱乐主题上,追求独创性与新闻效应,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参与性上,更多的体现在参与受众的广泛度,树立“全员娱乐营销理念”,参与人数越多,企业就有更大的希望从中获得潜在的客户群,营销的效果也更好;注重娱乐元素的整合,体验平台的整合;在娱乐体验的设计上,对时尚的潮流以及消费者的娱乐心理保持高度的敏感,并紧随社会潮流动态,聚焦新闻事件与新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