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估值话题:请跟雷军学着做公关 一般炒作估值话题的企业,背后多跟融资、资产整合有关。估值本身就是一种准备与烘托。 小米这轮估值话题,来得有点突然。不过,如果往前看一下,哪怕只看到雷军开始在微博里吹风出货量,也能体会到一丝味道吧。 这样说吧,我觉得,从雷军吹风,到他再次突然掀起与董明珠的对赌老话题——请注意,这一轮是他主动掀起的——,然后再到黎万强去美国,公司内部高管调整、然后小米Q3成为全球老三,再到陈彤进来,然后强调内部布局。 无端猜测不好。不过,不管内部PR层面是否清醒主导,整体逻辑来说,我觉得这确实像极了一个完整的传播案: 把所有事情与估值关联一起,你会发现整个传播简直就像春秋笔法了,可谓层层递进,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的感受。应该说,传播效果非常不错。如果之前没有任何准备,我觉得真够神奇的,已经自上而下进入自由境界了。 小米手机卖得好,不如小米传播做得巧。但这不是重要的事,毕竟传播本来就要一个整体,不是PR部门临门一脚的事,雷军是出了名的聪明。 不过,效果虽好,总归掩不住不太有利的话题,毕竟一币两面。400亿美元估值炒出来,毕竟也说明你要么钱非常紧张了——因估值陡增,对应融资数额应不小,要么你要整合特征业务,那就说明你的现有模式并不那么完善。 这不由自主地让人想到:1、小米的资金链与净利表现;2、小米的模式问题。 先从1说。小米应该不会担心现金流。人们常说小米供应链牛逼,可以直接理解为现金流牛逼。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业速度与激情的象征,小米的快速规模化与灵动的互联网营销备受关注,小米也是个类金融生存模式。对于一个创立仅4年多的企业来说,一年能做到700亿元营收,确实算得上非常出色。所以雷军拉董明珠对标,也有他的自得。 但小米从没披露过净利表现,这本身也透露着问题。按常理,如净利非常出色,就像华为一样,不上市每年也敢披露,按小米现有风格,雷军、黎万强应该兜不住,不会刻意藏着吧。不主动披露,我们只能按常理理解,它的净利表现并不那么出色。 何况,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如果有收入、有利润,比较科学的估值方式,当然是市盈率方式,即利润与行业平均市盈率乘积,能得到大概估值。抛开市梦率的部分,披露净利当然更为有利。小米不披露,我还是坚持它不太出色的观点。 当然不太出色只是相对而言。小米的营收与利润之间的平衡,应该还是行业不错的。前几天,黎万强披露了小米Q2的快递单,一共1031万单,发票数量(包含配件)1370万张,线上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其中仅顺丰Q2就发出快递614万单。 粗略计算,用小米Q2线上营收100亿元除以快递单数,可以得到一个产品均价信息(当然包括小米配件在内),大约每个快递单上对应的平均金额为969元,明显高于红米单价,但大幅低于新款核心产品单价。 发票数量可能更核心。它应该涉及产品分类。用100亿除以它,结果是730元,明显低于红米单价。 问题就来了:在小米电视没有真正量产的局面下,发票单张对应的平均价格里,低于红米价位,更是大幅低于主力新款高端,说明小米配件出货占相当比例。这里面一定涉及小米利润实质,尽管没有单品信息,我断言它不会太出色。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应该是缺钱的局面。估值话题出来,更像是要融资的节奏,就是说,雷军需要钱了。 对于这家备受关注、具有很强成长性的“小鲜肉”公司来说,拿到钱应该不难。何况雷军的口碑与创业之旅一直得以验证。但是,如何在拿钱的同时,将自己的估值拉高,这个更核心。 所以,我们看到,估值话题出来前,有一番炒作的神秘仪式。而且,在估值消息不断放出来的当口,原新浪总编陈彤的加盟,雷军及时公布将投资10亿美元强化内容布局,这更像是一锥子定音的买卖了。画外音就是,估值400亿美元,我们有非常合理的逻辑,你看,铁人三项之外,我还有内容的布局。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同样也不是那么有利的话题。雷军这次渲染内容布局非常紧迫,陈彤跟着立军令状,说半年要有颠覆性的改变,反而说明,之前小米铁人三项的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 昨天,接受第一财经电视连线采访时,我直言,如果将小米视为硬件终端公司,400亿美元的估值太高了,拦腰斩都不值。有人拿它跟联想整体市值比,不公平,忽视了联想业务的丰富性,有些不靠谱。但是,如果考虑到小米的铁人三项,尤其是miui与整个生态,再结合雷军这支神马团队,我觉得400亿美元也不能说玄乎。而且单纯对标三星与苹果,也不公平,会忽视小米所在的母国市场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