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关”这个职业在一二线城市逐渐被“洗白”,陪酒吃饭的浅层认知已经慢慢成为过往。同时,对于这个职业中各个职位也有了一些认识,例如“ 媒介”这个职位。
大部分公关认为, 公关公司的媒介=发稿机器。大部分媒体认为,公关公司的媒介=软文输出机器。
这种认识,3年前的确没错,甚至不少媒介自身也把自己定位于发稿。于是,媒介逐渐成为公关体系内的一个尴尬角色。因为在当时来看,除了发稿和找人帮忙发稿之外,似乎找不出媒介的更多技能。但是,稿件落地又必须由媒介来执行。
或许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不少媒介都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就是沉寂在发稿和寻找人帮忙发稿这两个状态中,同时,业界对于媒介价值的衡量也一度从成本控制和发稿范围这两个维度作为核心来进行考核,大致概括就是,只要能发稿,又能找到人(媒体)帮你发稿,你就是个好媒介。
终于,在这种畸形的模式下,媒介,作为公关这个“智业”中的重要环节,却成为缺乏思考的一个职位。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很多从事媒介工作的朋友都在从业几年之后纷纷开始转行,认为媒介缺乏价值和竞争力。
尤其这两年,在传统平面媒体和 网站受到社会化媒体的强烈冲击之后,一夜之间,过去的种种发稿方式都行不通了,同时,客户对于媒体的选择也越来越严苛,而媒体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于是媒介的压力变得更大。所谓的职业价值和竞争力似乎也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而日益消逝。
更加可怕的是,随着“公关”不再是吃饭陪酒的代言,客户自身的公关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无数媒体人摇身一变成为你的客户,但从发稿的角度来看,似乎他们比你更有优势。同时,企业也逐渐告别过去“一遇媒体变鸵鸟”的模式,更多的同媒体建立合作。媒介的作用又一次被削弱了。
在这“内忧外患”的状态下,愿意在公关公司做媒介的人逐渐减少,媒介这个职位也变得更加缺乏吸引力。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其实在目前看似暗淡的状况下,对于媒介来说也同样拥有巨大的机会。
如今,传统媒体都在转型自救,我们可以看到较早的时候,人民日报带头玩起了官微,拥抱社会化媒体;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华社以及其兄弟单位,组团构建新闻类APP;我们还能看到,东方早报集团制作了界面和澎湃两个风格迥异的新闻平台。
同时,有一个曾经的电视人,通过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打造了一个叫做“逻辑思维”的自媒体平台。还有一个曾经的财经作家,利用微信这个产品,建立了一个叫做“吴晓波频道”的个人平台。
还有几位传统媒体人,打破体制的“禁锢”,建立了在业内极具影响网站,他们叫做“虎嗅网”;“钛媒体”;“好奇心日报”。
对了,还有几个曾经与媒体没有丝毫交集的人,他们深度利用了微博,通过一类叫做“段子手”的人群,打造了三个以微博为载体的媒体集团。他们叫白耳,售楼,还有铜雀。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罗素的一句话:合理地追求个人幸福一旦成为普遍行为,就足以再造世界。
媒体的变化,除了技术原因之外,或许就是一个个媒体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逐渐产生的。
那么媒介的机会在哪里?
其实就在这些变化的背后。
媒介完成工作的同时,无形中成为媒体人之外,对媒体最了解的人。至少从公关层面来说,媒介无疑是最了解媒体的。甚至部分媒介对于一个媒体的了解会超过在这个媒体工作的人,毕竟旁观者清。
那么,在媒体变化的过程中,按照常理来说,媒介对于媒体的变化应该是最敏锐的,同样,在变化之后,如何与媒体进行合作实现双赢也是媒介应该去思考的。
总结来说,现在的媒介在发稿之外,还应该对于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进行思考,凭借对媒体的认识,对媒体的发展进行有效判断,更重要的是勇于对新的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毕竟,看到螃蟹之后,还是要做第一个吃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