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日四川省环保厅公布的25个省控城市9月空气质量排名中,,攀枝花市垫底。20日,攀枝花市紧急召开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研究会,并强制性叫停攀钢6号烧结机,环保局长向全市市民道歉,并提出对环境污染出重拳,下猛药。(10月22日《华西都市报》)
18日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一出,19日媒体进行了报道,20日攀枝花市就召开了工作会,虽然是星期天,但一连串的“组合拳”还是猛然出击。又是叫停,又是道歉,下猛药,治顽症,一夜之间几乎变了样。但细细分析,叫环保局长公开道歉,似乎是一场舆论公关。
如果空气质量排名没有垫底,如果没有媒体进行公开报道,环保局长能公开道歉吗?地方政府能引起重视吗?显然局长的道歉是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压力,是受到了排名垫底的压力,是受到了群众不满的压力。这说明地方政府本身没有把城市环境治理当一回事,当事情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才想起了“重拳”和“猛药”。这种思想在某些地方领导的心中普遍存在,为了GDP,为了政绩,他们根本没有把环保问题放在心上,一旦出了问题,就叫环保局长顶上,只要风声过后,依然如旧。
表面上看,这一次攀枝花市的确拿出了得力措施,居然强制性叫停了已运行24年、排放远不达标的攀钢6号烧结机。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种“叫停”也带有某种替罪羊意味。作为地方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攀钢6号烧结机,24年了,为啥不提早进行技术改造或叫停?而是要等到舆论关注时,才强制性叫停?“6号烧结机停产,攀钢一个月要损失约1000万元”攀钢钒炼铁厂负责人的话一语破天机,说到底,还是为了地方经济。
从环保局长的道歉内容看,虽然也道出了关键原因,但也找出了诸多客观原因。“攀枝花市空气质量倒数第一,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外因是9月的静风、逆温、干燥等气候因素,但唯独没有从执法力度和执法态度方面进行自我反省,既然对这些原因如此的谙熟,为啥不严格进行环保执法呢?
城市空气质量事关民生利益,地方政府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敷衍塞责,与其搞一些舆论公关,不如拿出措施,实实在在推进环境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