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园,不仅仅是农博会的展示场,,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在这里,无数人挥洒着汗水,浇灌着作物和自己的理想。本报特别开设“农博梦想秀”栏目,寻找农博会上有着不同梦想的人,展示他们从拥有梦想到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那些或跌宕起伏、或平平淡淡的故事,让大家懂得那些动物、植物展品背后的酸甜苦辣。
8月14日17时50分,距第十二届长春农博会开幕还有40余小时,又是一天快进式地忙碌,农博园6号馆总算回归静寂,馆内“关东农耕文化展”的整体布展已经完成。老肖又在展馆内走了一圈儿,每个细节都挺满意,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老肖全名肖建伟,是“关东农耕文化展”的总策划人。
“今年的‘关东农耕文化展’一定会成为这届农博会上最大的亮点。”提前参观过6号馆的离休老干部评价。“5000多件民俗物件,都是我一件件淘来的。”老肖对它们如数家珍。
其实,“关东农耕文化展”只是小试牛刀,老肖的梦想是建吉林省的农业博物馆,把那些可以记录一个时代的物件都积攒起来,保护起来,作为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四处收集老物件攒家底儿
“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农业博物馆。”老肖说,这个梦想至少要追溯到2010年,当时吉林省就有设农业博物馆的想法,但经过专家论证后,发现在资金和场馆选址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金预算可能要上亿元,因此建馆的想法被搁浅下来。
这个结果,让老肖这位农业博物馆的筹建人有点不甘心,他觉得可以先从办“农耕民俗文化展”开始,逐渐为建博物馆积累,所谓博物馆的“博”,就是大量收集实物的过程。于是,老肖开始收集各种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老物件,攒家底儿。
收集民俗物品可谓千头万绪,不仅要有农博的收藏意识,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老肖带着几个人开始有意识地分类收集民俗物品,从生产用具到生活用品,两年时间里,他们走遍了东三省及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收集了5000多件物品。比如,老肖复刻的米行展出了20余种大大小小的秤,还有20余个不同规格的斗;木匠铺展示了一整套大约四五十件做木匠活儿的工具,从墨斗、锯、凿子到工具箱那叫齐全,更绝的是老肖说得出所有这些工具的名字、用途和来源。
有时,收集的过程也挺曲折。比如摆在展馆门口的那对门档,老肖第一眼就相中了,可是谈了好几次才从民俗爱好者手里收过来。有些物件本不值钱,可是一听说收藏用就要涨价。
最难收的还是油坊里的笨榨机,当时方案都通过专家论证了,可是找了几个月,唯独笨榨机没有着落,他又不想仿制,于是又发动民俗爱好者四处去寻找。结果“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在长春郊区的一个小油坊里找到了,一年前还在用,给鹿做豆饼。
放弃华丽派走起草根路线
2012年,老肖他们收集了近3000件物品,尝试举办了初次“关东(吉林)农耕民俗文化展”,当时规模没有这么大,展出面积不到3000平方米。
老肖放弃了以往的学院派展出的华丽派,而是走了草根路线,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就是衣食住行,要有家,有房子,以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四个民族的民居为平台,展示人们的生产生活,去年在展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居然有十万多人次参观,并留下了3000多条感慨万千的留言。这大大激发了老肖的热情,他要把这个农耕文化展办得更好。今年,展馆的面积增加到6000平方米,还在展览的内容和厚度上进一步拓展。
今年的汉族民居,由原来的剖面结构变成了封闭结构,还复刻了院落,除了房子是后建的,其他所有东西都是实物,就为了达到“主人刚刚走”的亲近感。
“过家要有镜子,要有暖瓶,要有笸箩……于是就一样样地去淘。”老肖说,“有时突然发现还缺东西,就马上着手去收。”直到每个走进这间民居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看着这些数十年前用过的或见过的老物件,一下子会有很多旧事涌上心头。
今年的展览融入了“闯关东”这一段历史文化,以208个软陶人物和图片呈现了“闯”、“创(创业)”、“立(立业)”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因为“闯关东”移民潮为关东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理念,对关外的开发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另外,展柜里的旧粮票、肉票、布票和旧粮本之类的物件,展示了一个历史阶段,即国家从弱到强,人们生活从穷到富的生活变化。
让爱好在工作中实现
展馆的改造和布置从今年5月开始,时间很紧,几乎每天都干到晚上十一二点,老肖是最忙的,他就像个大管家一样张罗着大大小小的事,每一个琐碎的细节都要反复去推敲。
直到8月14日,他还是忙得脚下不沾地。只有到了展会开始的前一天,所有工作都已结束,他才有闲情雅志静下来欣赏自己的作品,他说,作品杀青了,他挺满意的。
这个农耕文化展对老肖来说,不只是工作,更是他的爱好,也是他为自己梦想所做的铺垫。
老肖在农博园里负责农耕文化,之前他一直从事市场和管理工作,但文博是他内心真正喜爱的,搞农耕文化收藏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发现自己多年的爱好可以在工作中实现。他一直是个有怀旧情结的人,年轻时就喜欢收藏邮票、连环画、瓷器等,之后又搞杂项收藏,他最得意的是自己收藏的一整套的上世纪70年代的轻工产品,从家具、电器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可以办个专门的展览。
老肖常说,民俗这些东西不是文物,不值钱,但是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实物,就没有考证。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所用的器物更新换代非常快,很多东西在我们不知不觉中遗失了,比如搬家,盖房子过程中,有些东西不会被人们刻意珍惜,可是当有一天再想找的时候就晚了,木头的可能会腐烂,瓷器的可能会打碎,作为农博人员有责任去收集、保管,让文化得以传承。
老肖说,这个农耕文化展馆会一直保留下去,“可能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的农业博物馆,那就是我的个人梦想”。现在,他正摩拳擦掌地准备着。
曹保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组长、关东农耕文化展民俗文化顾问):走进这里(农耕文化展馆)仿佛走进了自己熟悉的家园。农耕文化是最早表现吉林文化的形式,也是记忆中最宝贵的遗产。中国文化就是农耕文化,而在现代生活中传统的村落文化正在消亡,这些濒临消亡的文化,必须储存起来,这对整个人类文化的保护都有重大的意义。
牛角(本报评论员):不知道东北的90后、00后们还知不知道东北三宝、东北四大怪之类的民俗了。我始终感觉我们这一代恐怕是最后一茬听着这些民俗故事长大的了。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文化和民俗成为遗产,甚至湮灭。因此我非常敬佩老肖和他的收藏,他是个“燃灯者”,做着一些“笨功夫”,从功利的角度看这是极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然而我想老肖对此会甘之如饴。还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更快乐的呢?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这盏灯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