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粉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的不断曝光,这家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原料出口商再度因乳制品质量问题深陷危机。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8月10日报道,由于“肉毒杆菌”事件影响,俄罗斯将从昨日起,临时限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供应的一切产品。
除此以外,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昨日赴北京处理肉毒杆菌事件,其透露目前虽已找到肉毒杆菌毒素的源头,但是未找到其产生的原因。恒天然将在下一阶段启动对客户及消费者的赔偿程序。
波及国家逐渐增多
据俄罗斯媒体8月10日报道,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俄罗斯市场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受污染的食品,这些食品大多来自外国公司的产品。俄罗斯将从8月12日起,临时限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供应的一切产品。
不久前,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决定从中国、澳大利亚、泰国等7个国家召回1000吨奶制品。得知此消息后,俄罗斯农业监督局8月10日明确指出,将 发布临时限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奶制品的法令。该部门的网站报道称,作为预防措施,将从8月12日起限制该企业供应的一切产品。
除了俄罗斯以外,据斯里兰卡媒体报道,斯里兰卡工业技术研究院近期在对该国进口乳制品进行检测时,发现多家新西兰奶粉中含有双氰胺,其中包括恒天然集团旗下安佳品牌。
虽然新西兰政府承诺食物中低含量的双氰胺不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但斯里兰卡政府还是下令所有新西兰进口奶粉产品在48小时内全部下架。同时,斯 里兰卡卫生部还要求所有进口奶粉商家必须提供由指定实验室出具的其产品不含有双氰胺的证明。受此风波波及,斯里兰卡邻国马尔代夫也对恒天然的产品下了“逐 客令”。
消费者将获得赔偿?
恒天然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除波及的国家逐渐增多以外,其在我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近日来,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在我国持续发酵。继8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谴责,并表示密切关注后,魏柯文在昨日表示,恒天然将在下一阶段启动对客户及消费者的赔偿程序。
此次“肉毒杆菌”事件的赔偿事宜,虽颇受舆论关注,但是无论是恒天然还是受影响企业均集体噤声,没有一家企业给出明确答复。
然而对于“已食用”涉事奶粉或饮品的赔偿,多家企业均没有给出明确回复。雅培公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在相关法律中,企业赔偿消费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明知产品有问题,却投入市场;第二,消费者使用产品后出现问题。
雅培的公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雅培对产品中含有“肉毒杆菌”的情况并不知情;另一方面,目前来看消费者暂时还没有因为食用奶粉出现问题的。其 表示,由于此次事件暂时不满足以上条件,因此不需做相关赔偿。与此同时,对于“雅培未来是否会要求恒天然赔偿相关损失”的问题,其表示,暂时还没有消息。
对于恒天然来说,此次赔偿事宜商讨起来并不容易。据陈连芳透露,恒天然赔偿事宜有一个很大的难点:肉毒杆菌、二聚氰胺在食品中并没有相关的含量标准,赔偿数额不好评估。
确认雅培系要求隐瞒品牌客户
据凤凰网的报道,恒天然首席执行官在5日对外表示在此事件中,有一家客户存在安全隐患,但要求不曝光品牌名字,魏柯文向凤凰财经确认雅培就是这家没有名字的客户。此前,雅培曾多次对外否认外界的猜测。
魏柯文称,在中国市场,受到此次事件影响的企业只有4家,分别为可口可乐、娃哈哈、多美滋,而5日没有公布的名字即是雅培,“只是之前没有将受污染的节点确认,所以表述得不清楚。”
“需要理解的是,雅培卖到中国的产品没有用到受到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他们只是使用了同一条包装生产线,但我们必须确保其没有受到污染,出于保险起见”。魏柯文补充道。
成立调查委员会
人民网的报道,8月12日晚间,恒天然发布公告称,,集团董事长约翰-威尔逊宣布,恒天然集团董事会已成立浓缩乳清蛋白事件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将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开展独立调查。
威尔逊表示确信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根思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且正在继续倾其所能来处理这一复杂事件。与此同时,威尔逊表示,此事也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教训。
公告表示,“迅速认识到这些教训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我们的奶农股东、政府监管部门、客户、消费者和基金持有人才能够恢复对恒天然及其产品的信心。”
据悉,调查将立即开始,董事会希望六周内可以完成调查。但是,“我们的重点是保证调查能够做到全面、彻底。”
董事会给予调查委员会广泛的权限,委员会将不但调查涉事浓缩乳清蛋白的具体情况和关键决策流程,也会在更大范围内考察恒天然集团的业务流程、系统和做法。威尔逊先生表示。
危机公关消费者很受伤
被新西兰总理点名批评拖延曝光产品质量问题,自己却坚称主动公开;“48小时召回时限”口径一改再改;只道歉不提赔偿……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深陷“肉毒杆菌”门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危机公关”,让中国消费者很受伤。专家指出,坦承才是最好的危机公关,恒天然式没有诚意的“危机公关”要不得。
3月发现问题,8月公布,恒天然始终坚持声称企业是主动公开涉事原料的信息。然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批评恒天然集团拖延曝光产品质量问题。
事实上,在新西兰,第三方独立机构和企业如果不及时将检测信息如实上报监管当局,将受到严重处罚,甚至可能被吊销执照。业内人士指出,恒天然与其说是主动公开,不如说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5日宣布,已经确认市场上90%受到影响产品的安全状况,剩下10%的产品即将在48小时内全部召回。在被新华社发文指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恒天然改口称,48小时不是完成召回,而是“启动召回”。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高层均多次向消费者诚恳道歉,表示会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然而,从2日至今,如何对包括中国消费者在内的多国消费者作出赔偿,恒天然集团至今沉默。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表示,纵观恒天然多天来的“危机公关”,似乎仅仅只是屡屡利用公关辞令模糊公众视线,“真诚”道歉却不提赔偿,诚意不能不令人怀疑。
杜绝双重标准
近年来,“洋品牌”在华陷入危机之后采取“时差性道歉”、“歧视性召回”、“双重标准”的事例屡见不鲜。
今年1月13日,苹果iPhone4S正式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市,这比欧美晚了90多天,引发众多中国消费者质疑;强生公司22次产品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沃尔玛等在国内外实施双重产品标准;丰田汽车在中美执行两个召回标准……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分析认为,要改变“洋品牌”动辄大搞双重标准的现状,不仅需要消费者观念的改变,更需要提升法律威慑力,提高监管主动性,从制度上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权益。
“企业应该认识到合法与诚信是市场的底线,更要正视消费者的感受。”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建议,在用“硬规则”对不诚信的企业进行制约之外,也需营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中国乳业要摆脱外资依赖症
“新西兰的奶牛打个喷嚏,中国的奶粉市场就会震一震。”这是流传在乳业界的一句玩笑话。但是,新西兰是我国进口奶粉最大的来源国,中国乳业对新西兰奶源依赖程度非常深。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据海关统计,新西兰是我国最大的奶粉进口国,今年上半年从新西兰进口奶粉37.1万吨,增加了34.3%,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
恒天然则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我国国内70%以上的进口原料粉都由恒天然来供给。此外,雅士利、雅培等奶粉企业均为恒天然的合作伙伴,雀巢、卡夫和达能也由其供应乳制品。因此恒天然的任何动作,都会对中国乳业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恒天然生产的乳清粉、乳清浓缩蛋白等产品均被禁止进口,业内人士担忧将影响乳品供应。
“恒天然的事件还在发酵,势必会对以后外资奶粉市场产生微妙的影响,也许这次事件能让中国乳业摆脱外资依赖症。”国内一家大型乳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