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的刻板印象里,“城管”形象已经被污名化。公众心中对城管的这种心理定式,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淤积而成的,特别是一些负面极端事件,更容易加固这种刻板印象。这段日子,革命圣地延安城管的“踩头”事件,刷新了城管行为艺术的公共纪录。在互联网时代,“有图有真相”,似乎成为网络传播的当然逻辑。一个极具冲突性和现场感的镜头,往往有胜过千言万语之效,能在互联网这个“看不见的战线”引起无数人的围观。延安城管“踩头”事件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眼球大搜捕,有网友迅速抖落出延安城管的办公大楼乃至局长座驾等糗事,这种带有公众娱乐的舆论监督,给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革命小城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
舆论风暴泰山压顶,延安城管为了自救展开了一系列救火行动。有媒体报道,延安城管以被踩商户刘国峰的名义在网上发布公开信,呼吁网友“不要听信谣言,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事件”。这一拙劣的表演,迅速遭到一些网友和媒体的质疑,不少网友怀疑这封公开信并非出于刘国峰本人的真实想法和意愿,而是当地政府事后危机公关的举措之一。主持人孟非在其认证微博上将公开信内容归纳为三点:“1.城管打我是有一定道理的;2.城管局的善后我是满意的;3.延安的形象才是最重要的。看完之后,我唯一的疑问是:这封信是谁帮你写的?”最新消息又一次让人们心中的问号落地。6月12日,延安被踩头商户刘国峰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目前,事件当事人刘国峰仍在医院住院,并称身旁有延安市城管局安排的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随后,又有更狗血剧情,先是有媒体报道称延安市城管局表示被踩者道歉信非常蹊跷,他们也不知情,正在对此进行调查,随后的报道又称公开信是受害人和城管大队双方协商达成共识,由他人代笔,受害者刘国峰同意并上传的。延安城管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自作聪明的危机公关,反而又一次将延安城管连续剧推向了一个高潮。
延安城管这种火中取栗的危机公关,不但不能改变其被污损的形象,反而会越涂越黑。与其说,延安城管乃至革命圣地延安的形象是被他人弄黑的,不如说是被他们自己糟蹋掉的。延安城管的所作所为,其目的是为了挽回碎在地上的形象,但这种自救行动,段位太低,手法粗糙,严重低估了公众的智商。此前他们应对办公大楼、局长座驾以及“临时工”城管等桥段,都是在被舆论步步紧逼时作出的低端应对。这些不能让人释疑只能给人添堵的做法,根本就不能把延安城管轰然倒地的形象救起来。即便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也不会让围观者从心里服气。本来,这出戏让它自生自灭,也让围观者意兴阑珊了,没想到施事者逆水行舟,扬汤止沸,将剧情演绎得峰回路转,精彩纷呈。这下子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还将残剩的一点颜面全都搭了进去。这种拙劣的做法,不仅侮辱了公众的智商。这种戴着受害人面具的“公开信”、穿着马甲的表演,还是逃不过网友的火眼金睛。更何况,即便此信真的出自受害人刘国峰之手,也难以赎回当事城管跌碎的公信力。人们有理由质疑,这种貌似“发言人”口吻的公开信背后,会有什么埋伏。这样难堪的境地,显然是延安城管最难以收拾的。
其实,延安城管收拾局面只有一条路。就是将头低到地上,深深地致歉。当初,是你们将商户的头踩在地上,“被踩的头”需要“低下的头”去赎罪,而不是处心积虑,想出种种花招去钓公众的信任。这次,延安城管开了一个危机公关的恶例,在互联网众目睽睽之下,明火执仗地盗用他人的身份,为自己形象美容。这种丝毫没营养的公关戏法,应该不会有续集吧。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