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青岛———
会展成为城市的名片
大连是最早提出“将会展作为城市营销手段”的城市,这种用展会做“名片”进行城市营销的概念,即便在今天仍为众多城市推崇。1992年,当时的大连市政府为发展本地的旅游业,完善口岸城市的功能,深入研究了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随后,大连市提出建设国际著名展览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将此写入1994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这在全国开创了历史先河。1988年大连第一届服装节成功举办,几乎一夜之间让大连成了著名的会展、旅游城市,会展业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传遍全国。服装节之后是“大连交易会”等展会的成功。据了解,2006年大连市将举办110个各种类型的展览。不过在外人眼里,大连会展业的带动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促进了当地旅游业方面,缺乏产业依托,似乎成为大连会展业的“瓶颈”。但也有人认为,大连并不缺乏产业依托,整个东北地区都可以成为大连会展业的强大后盾。
与大连不同,(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青岛是“地产工业”派的代表,良好的产业基础催生了展览。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落户青岛,选择与原“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合作,就充分显示了青岛的产业优势。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培洛在解释为什么将“消费电子展”中国举办地选择在青岛时表示,青岛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类电子生产基地,具有天然的消费类电子产业优势,并且中国知名家电企业海尔、海信等就在青岛;此外,青博会本身就是目前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展,有实力承担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交流合作的门户和最佳平台。正是这种产业依托,促进了青岛会展业的快速发展。青岛会展的特点是专业性显得更强:除了消费电子展,还有“时装周”、“啤酒节”等地域色彩浓厚的展会。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青岛国际时装周”等。
沈阳、宁波、西安———
让会展成为城市新亮点
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现代展览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而展会的举办不仅需要会展公司的运营和企业的参与,更需要权威的组织结构。大凡会展业发展较快的城市,都体现了政府部门居中协调扶持的作用。如沈阳市委、市政府在几年的时间里为沈阳量身打造了“制博会”、世园会等一系列展会,同时利用市场之手成功运作,实现了城市与会展业的最佳结合。当时媒体认为,接踵而至的各项展会,已经把沈阳推向世界,沈阳也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了自我的魅力。
又比如宁波市,把会展业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产业,并视会展业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力求走出一条宁波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尽早把宁波打造成为“长三角南翼的会展之都”。2005年宁波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85个,据测算,这些展览会直接拉动了宁波市餐饮、宾馆、零售、交通和旅游等方面至少60亿元的消费,在国内会展界刮起了一阵“宁波旋风”。宁波市还准备进一步优化会展结构。精心培育浙洽会、消博会、服交会、住博会、电博会、塑博会、车博会、机械工业展、文具礼品展、优势工业展等品牌展会,争取家博会、旅洽会、食博会长期落户宁波,新办宁波人才科技周、世界500强CEO论坛、中国教育仪器展、中国筛网印刷展等会展活动。
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也在动会展的脑筋,目前西安每年举办展会100多个,其中全国性、区域性大型综合和专业会展占近一半,展会内容涉及科技、旅游、商贸、电子信息、现代生物与医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产品、文化教育、房地产等方面,体现出了优势产业,具有强劲的带动辐射作用。西安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注重“国际化”概念,据了解,近几年西安市会展业主动出击的意识非常强,经常组织产品参加国际性会展;同时,更远大的目标是把更多国际性会展引到西安来。
纷至沓来———
海外会展巨头的关注
伴随着《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的出台,国内会展国际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会展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海外会展巨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军其他会展城市:2004年4月,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在东北设立的首家办事处,2005年10月正式进驻重庆会展中心。全球顶级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会(中国)公司与成都会展中心达成每年秋季举办规模、档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国际车展的合作共识。从今年开始,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招展工作将由汉诺威全权负责。此次合作标志着本土展会开始真正走向国际化。英国励展也表明心迹:将励展的展会带到中国更多的城市,也在励展的规划蓝图中;随着业务的展开,励展也有可能到江浙一带办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