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不在路上,就在路的尽头”,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社会生态环境,可能再贴切不过了。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让我们一方面欢呼“公关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更忧虑危机公关的发展和走向。
在全民狂欢的微薄时代,(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公共关系这个从诞生之日起就毁誉参半的行业,真正开始进入一个新拐点:与企业和媒体合谋,来绑架舆论,操纵民意,实施“黑公关”?还是坚持居间者的身份,采取“新闻的立场,广告的表达”进行巧传播,成为一个“公共对话者”,以实现不改变事实却改变态度的“白公关”?
我认为,这是整个公关学界和业界正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如果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色情公关”“庸俗公关”是中国公关行业的第一个拐点的话,那么,自2010年蒙牛诽谤门事件起,则是中国公关行业的第二个拐点。要度过这个拐点,必须返回到公共关系的本质去思考和反省。无论在任何场合,我都在强调一个观点: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危机公关的真问题,不是策略问题,而是理念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伦理问题。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一种组织与相关公众的沟通对话关系,一种组织与所处环境的研究监测关系。在这种复合性的关系中,公共关系是一只脚站在组织里,一只脚站在公众关系和社会环境中,既要对组织负责,又要对公众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公共关系所扮演的是一个超越甲方乙方的“关系居间者”角色,它必须成为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相互沟通与了解的渠道,它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平衡彼此的关系,并且诠释和整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组织角度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预测,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共关系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相当于组织的“公共事务官”。如果从公众和环境角度看,公共关系则代表公众和民意,是社会公共领域的代言人。
而理论上讲,公共关系的这种“第三方立场”的居间本质,也可以追溯到李普曼、伯纳斯、拉扎斯菲尔德、哈贝马斯的舆论观和传播观,以及李金铨教授的“公关是民主的沟通”观。其中,李普曼在《公众舆论》认为,新闻挂一漏万,有很大的选择性,记者靠刻板印象采访报道,读者难明公共事务复杂的来龙去脉,只是生活在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中而不自知。虽然公众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原动力,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具有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为公众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笔下的神,匆匆一瞥,便能看破一切。因而,李普曼倡议应该由受过科学训练的特殊阶级,即“博通的专家精英”为公众阐明其意,引导公众舆论。
很显然,这些专家精英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媒体的新闻记者”,而是被伯纳斯在几乎同期出版的《舆论之凝结》一书中命名的“公共关系顾问”。其后,拉扎斯菲尔德在《人们的选择》中,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媒介信息经过“意见领袖”过滤吸收诠释,再传播到一般的公众。这一思想更为“精英式”的居间传播提供了理论武器。
俗话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如果我们每一个公关从业者都能够秉持“居间人”的理念去处理危机,那么,危机才能够真正被根除,公关行业才能够迎来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作者:陈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