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中心—清华大学—家,这就是华威濂在中国的“三点一线”生活。此外,这个说话不温不火、做事雷厉风行的美国老头,还常常现身于国内众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CSR)、可持续发展、环保、公共健康等项目的活动和研讨会。而这皆因他有着另一重身份——拜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兼清华大学国际传播教授。
在拜耳供职的20多年中,华威濂既深知拜耳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及主要业务,也熟谙与中国政府及百姓的相处之道,还掌握了不少“因地制宜”谋发展的本领。但同时,他仍保留着一份美国式的“天真”,经常赤裸裸地向人袒露一些企业的“小心机”:“有时我们也不是纯粹在做好事,而是因为做好事对公司也有利。”
有人称华威濂是“拜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光辉形象的缔造者”,这绝非虚言。事实上,华威濂有理由感到自豪,因为正是他帮助拜耳成为了积极响应“建设和谐社会”倡议的外企代表、一家中国政府和中国百姓眼里的“好公司”。在“2010年胡润企业社会责任50强”的榜单上,拜耳位列外企第一。
拓荒岁月
回顾拜耳(中国)的成长历程,华威濂是当之无愧的拓荒者和见证者。
早在1981年,华威濂就曾有过一次短暂的中国之旅。尽管当时的中国仍处于“没有粮票就寸步难行”的年代——“实在是太疯狂了”,但在震惊之余,第一次来中国的华威濂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即将起飞的潜力。
1985年,华威濂刚加入德国拜耳集团时,拜耳正打算在中国设立联络处。于是,华威濂举家飞赴德国勒沃库森,在熟悉了拜耳各项业务之后,他携妻子回到中国,负责开设拜耳在北京、上海及广州三地的代表处。华威濂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拜耳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于1987年1月2日,办公处就设在前门饭店,当时的所有员工连他在内总共才3个人。“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打个长途电话就要跑到民族饭店。很远,也很辛苦。”
1995年,华威濂进入农药部,负责开拓拜耳业务市场。自那时起,华威濂得以接触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也发现了中国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贫困、环境恶化、教育落后、卫生条件恶劣……这些问题促使他开始全面思考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利润与社会及环境之间的平衡等更深层次的课题。他逐渐意识到,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扩大业务是一方面,践行社会责任也必不可少。要拓展市场业务,首先得树立市场信任的品牌,而想要获得市场信任,就得看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效果如何了。“就像提起汉堡大家就想到肯德基、麦当劳,提起汽车大家就想到宝马、奔驰,提起手表大家就想到劳力士、浪琴,而提起制药,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拜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在农药部的3年中,华威濂频繁接触到很多中国农民,“对我这个来实地考察的‘洋鬼子’,(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他们毫无芥蒂,总是盛情款待,只是喝白酒对于我来说实在太难受。”回忆起那段往事,华威濂感觉既痛苦又甜蜜。农民的贫困和疾苦、农民对发展的迫切渴望、农民眼中流露出的无助,他全都看在眼里,并决心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承担起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短期内,我们的努力也许得不到直接的经济回报,甚至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都没人知道。但是,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生产企业的形象,企业也应将关注点放在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上。”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拜耳就像一艘巨轮,驶入了中国市场的辽阔海洋,而要想在这片海洋里纵横驰骋,则需要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绘制一幅中国大环境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平衡的“八卦图”,就成为了华威濂在中国的新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