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香舞,活动策划
在湘西苗族人居住的地区,盛行着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跳香舞”。它流传已久,影响深远,艺术性较强,由于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合了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无论在音乐形象的创作上,还是表演或表情达意的方式上,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它是湘西苗族人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审美观点的直接反应。
一、“跳香舞”的内容、形式
“跳香舞”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花垣、凤凰、吉首等县市的苗族人聚居地区,是苗族人最隆重的节庆活动。“跳香舞”又称“吃斋粑粑舞”(苗语叫陇自咱),是苗族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并答谢和祭祀“五谷神”的一种民俗活动。据《神秘的湘西》(符长庆主编, 2003 年版)载:“跳香舞是苗巫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祭祀与崇拜‘天王大帝'和自然神灵中的‘五谷神'的活动,在每年秋后,粮满仓猪满圈,野菊花盛开,芳香流溢的时节进行。届时,山寨男女身着盛装,有的头顶‘天王大帝'像,有的手擎各色小纸旗,聚集于跳香殿前,跳香舞开始之前,苗巫师吹响三声牛角号,口诵经文恭请诸神,并吹着牛角于前为导,参加‘跳香舞'的男女随其步履相蹑,或走或舞,以示‘娱神',伴有敲锣,击鼓,巫师领头经过一阵狂舞,且跪且拜且诵,在重复咒语之后宣布诸神到位,就在殿堂的中央地底下挖出一年前埋在地下的五谷(稻、玉米、麦、粟、茶叶),根据五谷的腐变颜色预卜来年苗家农事采收情况,并根据神意预卜来年瘟疫等等。作为依附于祭祀活动,并带有一定风俗特征的“跳香舞”,在湘西苗族地区流传已有上千年时间了。
(一)内容。湘西苗族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都举行跳香活动,表示感谢“五谷神”赐给的丰收果实。跳香活动由苗族巫师(苗族称“闹沙”)主持,苗巫师运用牛角、司刀、绺旗为法器,组织苗族人轮流跳“跳香舞”,地点大都在坪场或旷野的地方。跳香活动的内容和苗族人祭拜的“五谷神”有关,传说“五谷神”是斋菩萨,所以不能用荤菜酬祭,只能煮酒打豆腐吃,因此“跳香舞”又叫“吃斋粑粑舞”。据《泸溪县志》(清光绪版)载:“在滕子岭延禧观右侧与各乡村都有殿宇,以祭五谷神及风雨云雷、龙王等神,活动策划公司,每年十月初旬,各村会首主持结净坛宇备办祭物。祭毕,举行会饮礼,长幼依次就坐,欢舞散去。”这就是当时生活在泸溪一带苗族人举行“跳香”活动的真实记载。跳香共分成四个阶段、八场法事,由请神、安神、娱神、送神组成,有盘瓠升天、花柱槌牛、金童玉女、撒香粑粑、喝香米酒、吃香豆腐等等情节,在内容上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并集音乐、舞蹈、表演、服装、巫傩等于一体,是一套完整的宗教艺术表演形式。
(二)形式。“跳香舞”主要由苗巫师领舞,苗巫师左手拿绺巾,右手持刀或牛角,身穿红袍,头戴司额或五佛冠,后面跟着四个小伙子。小伙子身穿白色苗族服装,下身穿短大裤脚的兰色裤子,脚穿绣花布草鞋,手拿四竹棍。竹棍两头缠有红色绸子,中间包绿绸子,跟着领舞者起舞。笔者于一九九九年到湘西泸溪县良家潭一带收集民歌,发现这里的苗族人在农历十月初一都举行隆重的“跳香”活动,这天,跳香巫师边跳边唱,每唱完四句时,年过半百以上的若干老人就随后应合唱“喜乐怀”三字,气韵生动,场面极为热烈,一天唱到晚,没完没了。
“跳香舞”共有八场法事,分别为:第一场,铺坛请神。苗族人用十五张方桌垒成祭台,以祭台为中心,四周放着三十六个稻草把子,巫师身披道袍,从方桌底下钻出,此时牛角吹响,然后巫师手执司刀绺旗,脚踏檀板铜铃,开坛请神,边唱边舞。
第二场,接神祭神。到此阶段,锣鼓唢呐齐鸣,炮竹喧天,从稻草堆里钻出三十六个人,他们光着身子,赤着脚,跟着巫师手足并舞,围着祭坛旋转。
第三场,金童、玉女下凡。随后,金童、玉女从祭台顶端飘落而下,众人狂欢,万人喝彩,整个场面热烈。
第四场,喝香米酒、吃香豆腐、吃斋粑粑。人们狂欢跳舞后,无论是过路的人,还是跳舞参与者,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拿起竹筒舀酒、用竹签从油锅里签出香豆腐来下酒。
第五场,开坛寄口。此时,巫师随着锣鼓鼓点穿花,向四方抛撒黄灿灿的小谷,寄托人们对来年美好的愿望。巫师撒完小谷后,唢呐响起,十二位姑娘登场,边舞边唱。 [Page]
第六场,请神下位。众人供奉神灵,请神灵在“神椅”上坐下,此时巫师画符咒,锣鼓奏响,未婚青年男女出来狂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