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竹文化节,活动策划
荥经竹号,已有几百年历史。一直以来,荥经竹号吹不出曲调,只能吹出“呜嘟嘟”的声音,因为吹不出曲调,荥经竹号虽被列入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非乐器类,而是传统制作技艺类。
传统的荥经竹号,要吹响它相当费劲,因此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少。在荥经,竹号传承人刘文锦、毛廷富等已是花甲老人,吹传统竹号已力不从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竹号,成为老人们思考的大事。
“竹号要吹起来轻松、听起来悦耳、动听,喜爱的人才多,有了群众基础,传承就不再是难事……”怀着这样的理念,老一辈传承人几经研究、摸索,不断改良荥经竹号,终于取得初步成功。日前,能吹奏出曲调的竹号亮相荥经,荥经竹号朝民间乐器迈出了第一步。
5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荥经晚霞文体协会,廖建康正在教刘文锦、毛廷富等多位竹号传承人吹奏他改良后的荥经竹号,“虽说音调还不是太准,还需进一步摸索,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面对注入新元素的荥经竹号,诸多传承人认为,荥经竹号变成民间乐器,将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传统竹号——“呜嘟嘟”
荥经竹号,用料多为慈竹,20多节削好的大小竹筒,按从大到小顺序接牢而成,号体端直,长过一米,呈喇叭筒状,此状能将声音放得更大,传得更远。
刘文锦告诉记者,荥经人吹奏竹号的习惯从古就有。因吹奏时需要充足的气息,为此,吹竹号成为男青年展示自身力量和魅力的一种方式。旧时,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会用竹号联络。许多小伙往往一口气能吹出10个以上的“呜嘟嘟”,在这个山头吹给那个山头的意中人听,所以又称“过山号。”而逢年过节时,人们还会拼吹竹号,看看哪方“呜嘟嘟”吹得响、吹得多。
《荥经县志》记载,荥经民间器乐以竹号为主。竹号长期流行于城乡,为自制乐器。然而奇怪的是,这名为“乐器”的竹号,除了能发出“呜嘟嘟”的声音外,并不能吹出完整的曲调。
费劲、难吹是荥经竹号的特点。毛廷富说,正是这一特点,活动策划,像他们这辈喜欢竹号的人已经老了,加上荥经竹号吹不出动人曲调,已经被年轻一代放弃,面临传承困难。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市、县对民间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保护,2004年,荥经竹号首次在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亮相,竹号吹出的“呜嘟嘟”声音,极具原生态,受到国内外旅游专家高度评价。
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李德祥说,荥经竹号音色圆润高亢,悠扬悦耳,穿透力强。虽然声音极具原生态本色,但没有音调,难成大气候,在文艺演出中最多只能充当道具。
改良竹号——“哆来咪”
从2007年起,荥经竹号传承人就开始尝试改良传统竹号。刘文锦试图通过控制竹号的长短、大小,增加低音和中音,从而丰富竹号的音域,但没能成功。毛廷富用长吹法吹奏歌曲,但吹出来的歌曲依然让人难以听懂。
李德祥说,2009年,荥经县将竹号以民间传统音乐项目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批准的是民间制作技艺类,这就意味着荥经竹号并非乐器。为了传承,改良迫在眉睫。
退休职工廖建康是一名音乐爱好者,除创作歌曲外,尤其喜爱萨克斯、葫芦丝、唢呐、笛子等乐器,并有30多年的吹奏经验。就在荥经竹号改良步伐停止不前时,廖建康加入到竹号改良队伍中。
“要在保持竹号原生态的基础上改良,并不简单!”廖建康说,经过思考和摸索,他采用竹片振动发声法做出了哨嘴,在连接哨嘴的竹简上按比例钻出五个音孔,吹起来就像笛子一样,改良取得初步成功。“但用五声音节吹奏流行曲,难度很大,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廖建康说。
现场,廖建康展示了他改良后的荥经竹号,并轻松地吹奏了多首歌曲,不过许多发音仍不够准确,“改良后的荥经竹号,一改单一音色,吹起来轻松、自然。”
“改良已经迈出可喜一步!”5月13日,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已经组织音乐专家听了改良后的荥经竹号吹奏的曲调,尽管还存在音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但值得肯定的是,改良已经迈出了最难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