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活动策划
坊间流传2011年为“神棍节”的玩笑,而追求浪漫的年轻人则慕名来到“花朝节”上祈求美好姻缘,更有众多游客前来一睹“百花生日”的美丽盛会。
俗话说“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喜庆热闹的情景民俗歌舞《游波罗娶老婆》拉开了“花朝节”的序幕,四对新郎新娘喜拜天地。六十名花童、三十名花季少女加入现场,共同拜祭花神。之后十二名如画似玉的花仙子,头戴七彩花冠,身披绚丽霓裳,在牡丹、百合、玫瑰等鲜花的簇拥下,徐徐步入人们的视线,将观众带入如诗如画意境。正是“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关于“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俗语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而据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黄应丰介绍,以前的南海神庙内种有多棵红豆树,“波罗诞”庙会期间,青年男女来参加狂欢盛会,也在树下捡拾红豆,相互寄情。在明确心上人心意之后,便可请媒人父母商谈嫁娶,故有“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之说。如今南海神庙的章丘岗上还保留有多棵红豆相思树,岗下则有连理树。今年“花朝节”上,主办单位在南海神庙园林小景中以“姻缘”为主题,设置“游波罗•娶老婆”的景观,由姻缘门、同心结、连理树、相思带等组成。慕名而来的情侣,纷纷在景观前拍照留念,系上同心锁,投上许愿带,刻写铭言留念等。
据介绍,“花朝节”又称“挑菜节”、“花神节”、“百花生日”。相传,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花朝节从唐代开始盛行全国,逐渐演变成女儿们拜花、爱花、赏春、比美的日子。
据载,昔日的南海神庙在“波罗诞”正诞之后便举行“花朝节”活动,女儿们在这天相约来到南海神庙,行拜花之礼。明清时期,“波罗诞”期长达15天之久,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三为“波罗诞”,农历二月十四至十五日为“花朝节”。而四乡民众则白天祭神营商、诗文会友、款待亲朋,活动策划,晚上听戏娱乐。2008年,黄埔区恢复了中断近百年的花朝节活动,通过举办拜花、赏花、中国古代服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花朝节”文化内涵,在民俗传承中赋予其时代的积极内涵,体现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