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会节,活动策划
近来,袁鼓师和陈鼓师忙得不亦乐乎,因为要造100面鼓,供应遂宁每年盛大而隆重的二月香会节。
世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鼓,不少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而袁有贵的鼓是手工制作的,主要供应寺庙、玩友和剧团。袁有贵的父辈和祖辈都是造鼓的,从小耳闻目睹,他也学会了这门手艺。遂宁之前没有造鼓的人,夫妻俩来到遂宁后,填补了这个空白。
由于全是手工制作,袁有贵的双手磨起了厚厚的茧巴。“做一面鼓,需要下料、划线、砍弧、清缝、箍桶、抛光、削皮、上皮、冲眼、泡皮、绷皮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削皮。削皮的原料必须是水牛皮。”袁有贵说。据介绍,做鼓的牛皮必须是5年以上的水牛的皮,并且是带血的皮。削皮就是把脂肪去掉,整片皮都要削出同样的厚度。袁有贵说,削的时候,用力太大不行,太轻也不行,就是要使暗力,因为刀很锐利,稍微一压迫牛皮就要破。“同样厚度的鼓打出来的音才会一样,这就是工夫了。太厚的话,声音会被闷住,没有弹性;牛皮较薄的地方,表面张力不对称,会破掉。”
当年,袁有贵背着几个鼓来到广德寺,受到一个老和尚的夸奖,至今他还记忆犹新:“你的是用工夫做出来的,能传达慈悲情怀。你就到遂宁来造鼓吧,这里香会节红火,一定能够长久发展。”于是,袁有贵就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来到遂宁,先是租房生产,后来有了自己的住房和门面。“到遂宁后,我造了五六千只鼓,川内剧团和重庆剧团很喜欢我的鼓,云南滇剧也使用我的鼓。每年香会节,是我的鼓销售的旺季,今年准备制作100面鼓供应节日市场。”
“我造的最大的鼓直径达到1.8米,最小的鼓直径也有15厘米。根据不同的用途,鼓的声音要有所不同。剧团的鼓既要能远听,近听要柔和,活动策划,要具有旋律感;寺庙的鼓鼓声要分明,能打出时间的风雨雷声;游行的鼓则要高亢,渲染气氛……”袁有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