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共兴镇,蛴蟆节,活动策划
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四,在顺庆区共兴镇,正热闹地举行着一年一度的“蛴蟆节”,来自该镇以及周边的潆溪、多扶、同仁等乡镇,包括南充市区内的一些市民共3万多人,齐聚共兴镇,吃“共兴汤圆”,送“蛴蟆”,欢度“蛴蟆节”。
今年该镇举行的“蛴蟆节”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隆重的一次,目前该镇的“蛴蟆节”已被列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还将冲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晨起来忙砍竹
家家户户都扎灯
2月16日一大早,记者就开车赶到共兴镇。镇上锣鼓喧天,家家户户门口都坐着几位老人忙着扎“蛴蟆灯”,有的一家扎了几十盏“蛴蟆灯”,摆放在家门口。
“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过‘蛴蟆节’了,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具体历史已经无可考证。”共兴镇政府社会事务办主任胡友国对记者说道,根据老一辈的传说,“蛴蟆节”形成于明末清初,活动策划,传说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搞得民不聊生。后来,当地人受高人指点,说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点“蛴蟆灯”的方式来赶走“蛴蟆瘟”。
在共兴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一只葫芦形的圆鼓鼓的绿色大“蛴蟆”。这只大“蛴蟆”是由铁丝作骨,用青绿色的纸包裹在外部做成“蛴蟆”的外衣,然后贴上黑纸作眼,红纸作嘴和脚。“蛴蟆”的眼珠是贴在两个一次性纸杯上的。 “我们准备在这个‘蛴蟆’的肚子上贴上个肚兜,上面写个‘福’字,到时候里面放上蜡烛,下面撑根竹竿,就做成一盏‘福蛙’灯了。”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来到共兴镇五洞桥村杨吉老人的家中。今年80岁的他身体还十分硬朗,早上天刚亮,他就起床来到自家的竹林里,精心挑选做“蛴蟆灯”的竹子。他告诉记者,做“蛴蟆灯”需要嫩一点的竹子,而且竹子要直、竹节要长,这才好扎灯。吃过早饭,他便拿出一根凳子,坐在自家院子里,开始扎起了“蛴蟆灯”,家人也纷纷来到院子里帮着扎灯。
共兴镇居民高大万一共做了40多盏“蛴蟆灯”,摆放在了家门口。“兄弟、姊妹、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家里每人一盏‘蛴蟆灯’,都去送‘蛴蟆’,希望明年大家平平安安。”高大万边扎“蛴蟆灯”边对记者说道。
镇上也有居民扎“蛴蟆灯”出售。今年64岁的石元坝村村民欧全新当天一共卖出了50盏“蛴蟆灯”,3元钱一盏小灯,5元钱一盏大灯,他一共卖了200多元钱。“这50盏‘蛴蟆灯’我扎了两天,现在家里还留了几盏。”欧全新说。
“过完‘蛴蟆节’,春节就过完了,我们送了‘蛴蟆灯’,田里的‘蛴蟆’就会开始叫了。”据胡友国介绍,以前过“蛴蟆节”只是各个村自己过,近年来才逐渐汇聚到共兴镇上,而且当天的“蛴蟆灯”不能送到外村。当天被吸引来到镇上过节的市民特别多,除了来自多扶、潆溪、同仁、南充市城区内的一些居民外,还有来自广安、达州、重庆等地的市民也纷纷赶到这里来过节。
舞龙歌舞全镇乐
“共兴汤圆”吃得欢
“为了过‘蛴蟆节’,我们镇上专门花了2000多元钱,买回了一条9节长的彩龙,临时组建了舞龙队,让市民欢度节日。”共兴镇党委书记杨蒈说,当天上午,由共兴镇老年体协文艺表演队临时抽调出来的14人舞龙队便开始抓紧排练,这些老人们基本上从来没有表演过舞龙,这是初次被拉上“战场”。
当日下午14时,一条活泼的彩龙从共兴镇老街出发,伴着腰鼓、大鼓的节奏,它摆动着身躯,先后经过共兴镇政府、国道212线、共同街等地,最后回到了老街。
在共兴镇老街,正表演着由当地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腰鼓舞、“好日子”、“家和万事兴”等歌舞类、小品类、快板类节目一一上演。台上,居民们一板一眼地表演着;台下,居住在镇上的居民纷纷拿出自家的板凳,或坐或站的围在舞台周边,兴致勃勃地观看节目,不时热烈地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