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端午节民俗,活动策划
葵榴斗艳,栀艾争香,又逢一年端午景。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这一民情风俗,古韵悠长,今摭谈四题,应景凑趣。
纪念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莫衷一是,多数认为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俗在名城镇江,堪称年代久远,宋代镇江词人张榘,节日怀古,曾写过一首情味隽永的《念奴娇·端午》词篇: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菖歜,悲愤翻为喜悦。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熏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词中的“三闾何在”,因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之职;《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灵均”,是屈原的字;“浮菖歜”,即饮菖蒲酒。至于词作者张榘,字方叔,号云窗,著有《云窗词稿》。
食俗糯米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端午吃粽子,也是为了凭吊屈原,较早的记载,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周时,楚屈原以忠被馋,见疏于怀王,遂投汨罗以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角黍于节日投江以祭之。”因此,张榘《端午》词云:“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缠黍”,即裹粽子;“英雄”者,屈原也。
端午的粽子,清代初年镇江诗人王际有《端午·吟粽》,写得清新自然,别有一番意味:
角粽逢时黍倍香,层开绿叶胜新菖;
看来粒粒皆民力,宜就盘餮仔细尝。
端午的粽子,镇江还有一首饶有童趣的传统儿歌,载《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
巴掌打到五月五,糖蘸粽子过端午;
你一口,我一口,这个粽子真不丑。
镇江的粽子,以芦叶裹糯米并扎以细绳蒸煮而成;形状多种,如三角粽、多角粽、菱角粽、小脚粽;口味多样,如赤豆、火腿、咸肉、香肠。形状和口味各异的粽子,呈现了民间百姓的生活乐趣。
江中龙舟竞渡
所谓“龙舟”,即将船身制作龙头龙尾的形状,中间搭有彩棚,棚口两旁贴有楹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船的前后竖有龙形图案的旗帜,船头有鼓手,竞渡时,船手随着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桨,你争我赶,蔚为壮观。此俗也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晚清龙舟竞渡,在今西津渡对面的义渡码头。据其时《申报》新闻:“京口龙舟,雕刻彩画,穷工极巧,十色五光,令人目眩神骇。水手之衣服,皆与龙身一色,黄则亦黄,黑则亦黑。立船首者,俊健少年也,扬扬得意,虽旋风浪中,屹立不动。当群龙夺标之时,或用猪泡扎成圆球,五色绘画,抛浮水面;或用活鸭纷游江中。群龙水手于波浪中夺标,如添羽翼;观众莫不眉飞色舞。”
至于记叙镇江龙舟竞渡的名篇佳作,要数明代作家张岱《陶庵梦忆·金山竞渡》,张岱说:“龙船无瓜州比,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
百索与“十二红”
百索,俗称“花花绳”,是端午节的避邪之物,活动策划,元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端午》:“系百索,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鬼,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时下,百索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拧成小绳,系在小孩手臂和手腕上,也有用五色丝线结成网袋,内装煮熟的咸鸭蛋,俗称“鸭蛋络子”,挂在小孩胸前大襟的纽扣上,习俗以此可避邪气,身体健康。
“十二红”,镇江民间端午节的应景食品,这些食品是酱醋红或自然红,诸如炒苋菜、拍黄瓜、拌萝卜、凉粉皮、红烧肉、煮黄鱼、盐水虾、烧黄鳝、咸鸭蛋、烤鹅汤、枇杷、杨梅。“十二红”其实是俗称,不一定要凑足十二样,各有爱,只要有红。端午节为何要吃“十二红”?旧时《申报》作者、老镇江孟长虹先生叙述:端午时节,多雨潮湿,百虫繁殖,容易染病,“十二”象征十二生肖,“红”色象征吉祥兴旺,寓意是人人红运当道,借避邪除秽。这一习俗,反映了民间百姓的美好愿望。
镇江端午节民俗,有的已经远去,有的沿袭至今,如包粽子、挂蒲艾、“系百索”、“十二红”等,仍有迷人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