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活动策划
在明清时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之说,明清的皇帝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到先农坛、圆明园举行隆重的“御驾亲耕”的仪式。皇帝象征性地在那“一亩三分地”或“一亩园”上扶犁耕田,以祈福这一年农业大丰收,百姓能丰衣足食。
为什么要把二月二称为“龙抬头”呢?这与我国的节令有关。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要春耕播种了,土壤干枯也急需雨的滋润。俗谚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之说,民谚说的“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非常生动地道出了人们的愿望。
二月初二龙头节是老北京时较大的民间节日。
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北京的居民家里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掉。二月二这天有“引龙熏虫”之习俗,古人认为,龙出则百虫伏藏,农作物可获得丰收,所以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那熏虫也是防止害虫破坏捣乱,确保五谷丰登。
老北京的习俗,在这一天还要接回已经出嫁的“姑奶奶”,俗话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接回来多以吃春饼合菜款待,并可在娘家住上很长时间,因为老北京的老礼儿有正月不能叫男人守空房之讲究,正月里姑奶奶回娘家时必须在黄昏前返回。有句民谚说:“媳妇不看娘家灯,看了死公公。”说的就是此风俗。
跟别的节日习俗一样,二月二这天也有很多饮食方面的习俗,且还多以龙为名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活动策划,吃春饼叫吃“龙皮”,蒸饼也要在饼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吃面条称为“龙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