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狂欢节,活动策划
当我们告别龙年新春之际,欧美各地的人们正身着奇装异服,随着鼓乐尽情地舞动在大街小巷,庆祝自己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活动。西方狂欢节一般在2月中旬前后到月末举行,以其规模之大,参加者之众,内容之丰富,气氛之热烈,享誉世界。
德国科隆的化妆游行、法国的花车大巡游、意大利的面具大游行、西班牙的纯白狂欢、巴西的疯狂桑巴舞无不夺人眼球:不管是戴着古怪面具游行,还是穿着奇装异服跳舞,或者抛撒鲜花,狂欢中体现的就是个性张扬与真情毕露,只有无拘无束,发自内心地乐成一团,才使狂欢拥有了无穷的魅力及永恒的生命力。不妨出趟远门,加入那狂欢的队伍吧,尽展欢颜!
科隆狂欢节的历史几乎和科隆市的历史同样悠久。但是,象今天这样有组织地来庆祝狂欢节仅仅始于180年前。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欢乐的春节期间用葡萄酒、女人和唱歌来祭奠酒神和古罗马的农神。日尔曼人通过庆祝冬至来表示对神的崇拜,并以此驱赶恶毒的冬季魔鬼。后来基督徒们继承了这一异教徒的风俗。伴随着狂欢节(carne vale = 肉体舒适!)的开始,复活节前的四旬斋拉开了序幕。
科隆节庆
在中世纪,狂欢节的快乐,即“化装游行”,常常以非常剧烈的形式来表现,令市政府和教会非常恼火。禁令和法令收效甚微,人们依然我行我素,疯狂快乐地庆祝这一节日。在18世纪,与令人捧腹的街头狂欢节相伴的还有威尼斯模式的所谓“化装舞会”。欢闹的面具和化装舞会,但开始时只限于贵族和富有的市民阶层。1736年,科隆在新市场旁的贵族宫举行了首次“化装舞会”。将近50年之后,科隆被法国大革命的军队占领。
但是,新的统治者允许当地人举行其如醉如痴的游行。不久之后统治这块土地的普鲁士人则要严厉一些,活动策划,但并不能阻挡科隆人延续其痴迷的传统。狂欢节逐渐变得更加浪漫和市民化。它变得有所收敛,讲究秩序!此外,人们还想出了一个新的主意,即选举一名“狂欢节英雄”,即我们今天的王子。1823年,“节日秩序委员会”成立。当年的2月10日,科隆首次在四旬斋前的星期一举行了狂欢游行,口号是“狂欢节英雄的登基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