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28日,广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科技进步基金会,并一跃成为当时全中国拥有基金数量最大的基金会。这一成功同然是一项综合协调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和海内外善长仁翁的慷慨解囊,但关键是得益于“总体公关传播计划”的实行。这是一个大型、系列的、综合的总体传播计划,始于1992年3月,止于1993年6月,历时一年多,其间大小活动十余项,但始终贯穿一条明确的主线,即“公众的科技发动公众来扶持。”正是有这样的公关思想的支撑,使得这一公关传播系列计划为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塑造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与支持,为募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明确定位,科学决策。面对广州市各种基金组织开展的林林总总的募捐活动,突破市民的“心理疲劳”,形成特色的宣传公关计划来打造声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课题。基金会筹委会负责人清醒认识到当时的公关闲境,明确定位活动要以特色产生轰动效应,并积极为策划出一个有效的公关传播计划做好准备。策划人员更是分头反复地做调查研究,釆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明确的调研措施,如对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区类似的活动逐一排列,分别分析其合理的因素,对科技进步基金会的优势与劣势反复的分析,从而研究对策,扬长避短。
其次,贯彻主题,广泛发动。为了真正地体现“公众的科技发动公众来扶持”这一主题,召开一个各方人士参加的咨询会,邀请新闻界、专业公关界、社科研究部门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公共联络部门的专家出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出谋划策,并借咨询会造势,通过新闻发布会宣传推广,全面覆盖广大市民。在征集基金会会徽等基金会相关活动时,采用了专家与群众参加设计的两条腿走路的做法,从一般市民、商贾大亨到政府官员,,从小学生到专家都被策划者“盯”着,并被动员到相关活动的参与中。由此不仅调动了公众的积极性,还造成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再次,匠心独运,加强宣传效果。为了提升公关层次,加大公关力度,精心组织了成立大会和隆重的开幕式,邀请市长讲话,隆重的气氛和高层次的规格加重了基金会在公众心理的地位,扩大了传播效应。为制造轰动效应,还围绕着“科技”这一关键词大做文章,专门组织了“世纪之光”大型电视直播文艺晚会。晚会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全部的节目,包括创作歌曲、相声、小品和舞蹈都是围绕科技做文章,突出科技这一主题,体现出十足特色。许多人都为这样的电视直播晚会所深深吸引。在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召开科技之春——百名书画家大挥毫活动和新闻发布会等,提高见报率,这些活动不仅得到了广东省公众的大力支持,还使得港澳地区知名人士慷慨解囊,如李嘉诚、李肇基、何鸿燊、林百欣、郑裕彤、胡应湘和郭炳湘等七位向基金会捐赠千万元。
最后,回报民众,提升宣传效果。策划者为了使活动获得完美的效果,在活动的尾声也进行了精心地策划,使基金会在民众心里扎住根,取得长期的公关效应。编印科技基金会的大型画册,这本画册是基金会的工作册、宣传册和鸣谢册,既是对公关互动的总结,进一步宣传基金会的宗旨,又提升公民的科技意识,回报热心支持基金会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