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8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表题为"共谋合作共建和平"的讲话。(资料片)
■中国高层智囊的美国公关
2002年底,中共十六大刚刚结束。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号的友谊宾馆苏园内,几十位专家学者正在紧张地筹备着一次出访。
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的所在地。它隶属于中共中央党校,是一个学术性的研究机构。不过,无论从它与中央党校的关系,还是从它的组成人员身份来看,说它是一个重要智库更为贴切。它的理事长,是刚刚从党校常务副校长岗位上退休的郑必坚教授,他还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
这一次,出访定在2002年12月8日至15日,目的地,大洋彼岸的美国。而这次出访的一个背景,正是半年之前"火神派"在那里掀起的"中国政策大辩论"。
"我们压力很大,也很忧虑,因为小布什的班子里面没有中国通,而且他本人当时也称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所以这次出访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摸清布什班底的对华态度,同时尽量开展工作,争取美国的理解。"回忆那次美国之行,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李君如这样介绍道。
一周的行程相当紧张。从华盛顿到纽约,郑必坚先后在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主题演讲,其间又同美国朝野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在华盛顿,美国人初次听到──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它既不同于一战时的德国、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也不同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依靠军事集团和军备竞赛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访美团也发现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许多美国人都在谈论中美关系面临的新机遇。对于中方的演讲,美方许多人士在会上会下都表示,这些说明"很有深度","很有新意","原来没有想到"。
■送给赖斯的三件礼物
在华盛顿,中国高层智囊们还拜会了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
作为当今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赖斯有一个外号──"好斗的公主",这一方面源于她强硬的对外政策和现实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她的个性。
出任小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前,赖斯曾在2000年1/2月号的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促进国家利益》的文章。正是在那篇文章中,赖斯创造了后来曾被布什用以定位中美关系的那个词──"战略竞争对手"。在赖斯看来,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将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的利益。因此,"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非战略伙伴。"
"尽管如此,赖斯还是我们能做工作的为数不多的人选。"李君如说,赖斯与中国之间,还有一段拐弯的渊源。
赖斯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位老教授留她在麾下协助研究。后来赖斯成名,为了感恩,在老人70岁的生日上,亲口把他称为自己的"父亲",美国媒体后来将此公传为"养父"。赖斯的这位"养父",曾是中国聂荣臻元帅的老朋友。2002年中秋节期间,中国改革开放论坛邀请这位老人访问了中国,目的就是向他了解情况,同时也希望他能为布什班子的成员介绍一些中国的情况。
这次在美国,郑必坚一行见到了赖斯。虽然两人早已认识,但据当时在座的人士回忆,当赖斯追问中国计划如何运用不断增强的国力时,现场还是悄然弥漫起了一种紧张气氛。赖斯还问到中国对当前国力的现状是否满意。
郑必坚"批评"赖斯说:"作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你不够资格,你不了解中国,因为你没有来过中国。"
赖斯反驳:"我当然去过,我是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进去的。"
郑必坚说:"旅游可不算。你想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有什么区别?"
赖斯回答:"区别是中国提出了‘三个代表’,是执政党。"
在座中方人士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因此,离美之前,郑必坚特地给以研究苏联为专长的赖斯留了一个问题: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与已经解体的苏联的共产党之间的区别。
为了给赖斯"补课",中国改革开放论坛访美团回国后,还送出了三件礼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以及《黄河》钢琴协奏曲。
李君如告诉记者,第一件礼物,是让赖斯了解当代的中国是什么情况,告诉她我们的内外方针不是骗人的,是公开的;第二件是要告诉她,中国连帝制都改掉了,既有阶级斗争的一面,也有人道主义的一面;第三件礼物,是因为赖斯喜欢钢琴,而《黄河》钢琴协奏曲,说明中国是有丰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
■以"发展道路"为对象的研究课题
访美归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代表团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中央汇报情况。中央领导对访美团的报告相当重视,指示中央党校牵头开展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课题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就此组成了专家小组,这个课题从2003年开始了深入的研究。记者从中共中央党校获知,目前,这个课题依然在进行之中,中央领导也一直与课题组保持着直接的联系。
■美国学者曾经的断言
2003年,针对海外对中国发展的疑虑,中国领导人不断在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领导人以"和平"为本国发展道路定位,立刻引起了海外舆论的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说,"中国希望在不给现有秩序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实现发展,希望能找到给近邻各国带来好处的崛起方式,反映了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全新的战略思维。"
但在美国,却也有一部分人只读到"崛起"两个字,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中国的和平意愿。那段时间,美国负责亚洲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曾表示,中国正在一些领域"咄咄逼人"地对现状提出挑战。美国国会也提出了一份代表共和、民主两党的报告,表示了同样的担忧。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是怀疑派的代表人物。他断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安全竞争可能会加剧,爆发战争的可能性相当大。"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义桅博士,2001年在美国参加学术研讨会时认识了米尔斯海默。王义桅后来曾邀请米尔斯海默访华,希望他能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料,米氏在上海看见了中国的繁荣,发现中国发展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好还要快,这倒使他对自己的理论更加深信不疑了。
王义桅告诉记者,2004年的时候,米氏曾给他传来一篇新作,题目就是《为什么中国不能和平崛起》。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接受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米尔斯海默对中美关系的前景过于悲观,他完全是以19世纪狭隘的国际政治观来理解当代世界。"
在美国,米尔斯海默的观点虽然偏于极端,却反映了一部分人对疾速发展的中国的担忧之情。这种担忧,既包括少数反华势力的肆意鼓噪,也包括许多人对世界历史上新崛起大国对传统大国的利益形成挑战并最终导致战争的记忆,还有相当多的人是出于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而后两者,占绝大多数。
■一场关于中国发展道路表述的讨论
如何消除普通美国人及国际舆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误读"?这一问题于2003年底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发展道路表述的讨论。一些高级官员、著名学者、权威媒体都参与其中。
有学者指出,"和平崛起"的确切含义绝不是中国已经崛起了,而是正在崛起;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主张慎用"崛起"的另一种意见是,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很不平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中国高层注意到学术界对中国发展道路表述的讨论,在"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之间,中国领导人选择了表意温和的"和平发展"。
2004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讲话时,使用了"和平发展"的措辞。在以后他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多次讲话中,使用的都是这一表述。
国际舆论敏感地抓住了这一细微变化。2007年4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的一篇文章《中美需要新的上海公报》。他在文中分析,"中国领导人看到了中国给外部世界带来的影响和担心。这就是中国开始讨论究竟是采用‘和平崛起’还是‘和平发展’措辞的原因。"
2005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和平发展"的思想。这些标志着"和平发展"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同年12月22日,作为对此前研究和实践的总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就在白皮书发表的两天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国2004年GDP总量比原来的统计增加了17%,中国的GDP在2005年肯定将超过法国和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意识到自己的增长在发达国家和邻国可能造成的疑虑,北京决定编写这份白皮书。"经过仔细计算,西班牙埃菲社发现,其中上百次提到了和平以及与和平有关的词汇。该通讯社的电文中还引用了白皮书中的阐释,"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发展,中国的能源自给率达到90%","中国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更不通过掠夺别国来发展自己","中国的精神体现在航海家郑和身上,他当时率领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
来源:《环球》杂志
,(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