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从更宏阔的视野来看,诉讼公关事关企业战略,其内涵应不止于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在日益多元和复杂的商业博弈语境下,诉讼公关其实有着更为隐秘和多样的目标。
俗话说,饿死莫做贼,气死莫告状。由此可见,打官司历来都是件麻烦事儿,能不碰则不碰。然而时移世易,在维权意识高度觉醒的当下,诉讼已如家常便饭。而在商业竞争中,诉讼更是超越了它的基础属性,演变成一种别有用心且威力无穷的公关战略。
最近引爆的一起国际诉讼,就是诉讼何以成为公关战略最生动的一堂课。
7月16日,摩托罗拉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北区法院提起商业窃密诉讼,将此前的OEM合作伙伴华为追加为诉讼目标。正当业界为摩托罗拉突然“翻脸无情”而大感惊诧时,三天后的一场行业大并购终于让人们回过神来——7月19日,诺西(诺基亚-西门子)与摩托罗拉联合宣布,诺西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的大部分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资产。很明显,在北美市场,诺西要想在不利情况下,有效应对来自华为的挑战,除了常规的市场竞争手段外,伺机启动诉讼公关战略,无疑是一种合理选择。
从公关的角度看,诉讼的真正威力就在于,在法律最终判决和真相尘埃落定之前,被诉讼的一方总是处于“涉嫌”之中,其商业信誉和品牌价值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因为公众在“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的思维模式下,通常都会偏向于怀疑被诉讼者的品性不端。与此同时,鉴于诉讼牵涉繁复的调查和认定程序、高额的诉讼成本,陷于其中的企业要么知难而退,要么丧失了最佳的市场机遇,从而让发起诉讼的一方得偿所愿。
也正因如此,诉讼公关已成为一些跨国企业“保护”特定市场、狙击竞争对手的主要战略之一。换个角度看,中国很多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之所以愈发艰难,遭遇诉讼公关的埋伏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更不可忽视的是,诉讼公关还能让利益相关者链接成“隐性”的联盟,他们或者共同发力,或者交叉发力,令其共同的竞争对手陷入困局和苦局。
从更宏阔的视野来看,诉讼公关事关企业战略,其内涵应不止于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在日益多元和复杂的商业博弈语境下,诉讼公关其实有着更为隐秘和多样的目标。
对于身陷衰退形势下的企业而言,诉讼公关可以助其重振品牌势能,恢复公众和业界的信心。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手机霸主诺基亚正在失去优势,而苹果则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此时粉墨登场的诉讼,就悄然扮演了消解颓势、鼓舞士气的角色。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对苹果的诉讼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另一方面,诉讼也可以成为促进、胁迫竞争对手与己合作结盟的利器。正式开拓中国市场的低压电器巨头施耐德公司曾要求收购国内大佬正泰集团的股份,但均遭到拒绝。虽然施耐德最终并未得逞,但毕竟也借机与国内市场排名第2位的德力西成功合资,可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还有企业利用诉讼公关,进行迂回式的政策游说。比如2004年,奥克斯状告国家信息产业部。
当诉讼成为公关战略,也即意味着它并非“无解”,无论是反诉、互诉、应诉,还是打响舆论战和宣传战,(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总有一种适合的解决方案。有意思的是,它同时也催热了一门新的公关业务。目前,全球有不少公关公司都有诉讼支持的细分业务,并且成长速度十分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