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互动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从网络上爆发,企业正在尝试或者已经利用互联网和消费者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并开展网络事件营销,即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
基本技能
一、丰富的知识储备
进行事件营销,策划者或组织者需要在经济、人文、历史、法律等各方面有所涉猎。对设计判断网络话题能力要求等同于新闻记者,并要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对网络话题的设计不能触犯底线,既要勇敢出击又要能够把握全局,能够从企业、产品、需求以及网友等多重角度中转换工作职能,甚至能够从网友的跟帖中找到灵感和思路,以此突破话题方向。
二、准确的甄别能力
当前,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用户成分复杂,利益趋于多元化。随着SNS、微博等新的沟通工具的出现,网络氛围及话语权已经从精英转型为草根,从娱乐需求转向多元利益诉求。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一个不起眼的小帖子,也能引起轩然大波。据CNNIC报告,我国网络用户已达到3.84亿,网络用户组成成分复杂,可分为政治利益诉求、情感利益诉求以及经济利益诉求等多种心态。
三、高度的职业敏感
受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同质化。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认为:网络新闻是一种极其容易腐烂的物品。抢时间,抓内容品质是话题保鲜的最好方法。但信息传播借助科技手段,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迅猛,覆盖群体纵深发展,网站竞争激烈。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单向传播路径已经发生改变。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大家都是无冕之王。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职业敏感性,要在最早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最有爆发力的新闻事件,迅速植入客户产品和品牌信息。王老吉亿元捐款,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刻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培养网络感觉
很多策划者还处在闭门造车的阶段,只会拍脑门进行方案的撰写,却从来不泡论坛,也不写博客。天涯社区总裁刑明说:没有网恋就没有网感。网络感觉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培养。这种感觉在一定程度上犹如评估一条普通新闻对于网友潜意识的冲击,及网友面对此新闻的第一感觉。网络感觉和新闻素养是一个网络公关从业者谋生的手段。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具备杂文家的素质,能够从新闻背后挑出骨头,能够看出新闻背后的话题,(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做好新闻延续报道及深度报道。针对话题炒作,抛出话题仅仅是开端,后续的修剪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网感素质,在话题的延续和品牌信息的衔接上就会存在很大难度。
五、钻研网络世界
百度搜索风云榜,百度新闻关键词,必定代表着当天互联网上最热的事件。我们不仅需要经常访问天涯和猫扑,而且需要经常去灌水,发表看法,一定要成为这些网站的资深用户;要去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的博客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同时自己也试着每周写两到三篇;订阅《华尔街日报》、《联合早报》、《金融时报》和《财经》的新闻,看看这些新锐媒体都在讨论什么,他们的专业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对于任何一个网络热点事件,要及时进行跟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仔细研究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重要方法
一、情绪感染法
当前社会正处于矛盾频发阶段,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以及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话题,容易引起网络人群的极大关注。民生类、情感类、励志类等话题最容易引起网民共鸣。网络平台自身的优势在于传播话题的多样性,一段视频、一篇微博、甚至几个字,均能够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利用美伊战争赚了一回的统一润滑油不仅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且还在众多的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致力于为减少摩擦而努力!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统一润滑油在报道美伊战争的节目中打出了“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宣传语,并在互联网就该话题进行了大量传播,没有多余的解说和图景,和中央电视台反战宣传的语调高度一致,充分利用网民的反战情绪,吸引网民参与话题讨论,使其形象迅速深入人心。
二、超女营销法
|